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藜芦醇对肌肉的pH值、肉色及系水力具有改善作用,并能提高肌肉嫩度,有效改善肉质。脂联素(AdipoQ)作为脂肪细胞因子中唯一的负性调节激素,在骨骼肌氧化代谢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白藜芦醇通过脂联素信号通路调控肌纤维转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运用过表达及干扰沉默等多种实验方法,在细胞水平及小鼠有机整体水平探究白藜芦醇通过脂联素信号通路,对肌纤维类型变化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AdipoQ基因CDS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广西陆川猪AdipoQ基因CDS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陆川猪AdipoQ基因CDS区长为732 bp,可编码24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6400.7 Da;核酸序列分析发现,不同物种间AdipoQ基因的同源性较高;蛋白预测发现,AdipoQ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有高含量的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较低含量的α-螺旋及β-折叠,含有信号肽,是一种分泌蛋白。成功构建了 pLV-AdipoQ慢病毒表达载体,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2.将pLV-AdipoQ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转染C2C12细胞后成功过表达AdipoQ基因。重组gAcrp30处理组和pLV-AdipoQ过表达组细胞诱导分化结果显示,AdipoR1、AdipoR2、AMPK、PGC-1a、MyHC1、MyHC2a的表达水平在两个不同处理组中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以上结果说明AdipoQ具有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的作用。3.C2C12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不同处理组(Res处理组、重组gAcrp30处理组、Res+gAcrp30处理组)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示,gAcrp30与Res 均具有上调 AdipoQ、AdipoR1、AdipoR2、AMPK、PGC-1 α、MyHC1基因表达量,下调MyHC2b基因表达量的作用,Res+gAcrp30处理组定量结果显示,在肌纤维类型转化调控作用中二者具有协同叠加效应。结合白黎芦醇对选择性干扰AdipoR1、AdipoR2、AdipoR1/2基因的C2C12细胞作用结果显示,当AdipoR1基因受到干扰表达下调后,AMPK、PGC-1α基因表达量呈相同趋势,均显著下调,在白藜芦醇的作用下,AdipoR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但AMPK、PGC-1α基因表达变化差异不显著;当AdipoR2基因受到干扰表达下调后,AdipoR1、AMPK、PGC-1α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并不受到影响,在白藜芦醇的作用下,AdipoR1、AdipoR2、AMPK、PGC-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呈上调趋势;当AdipoR1、AdipoR2基因均受到干扰表达下调后,在白藜芦醇的作用下AdipoR1、AdipoR2、AMPK、PGC-1α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综合细胞水平验证结果提示白藜芦醇主要通过AdipoR1调控AMPK磷酸化激活作用下上调下游通路蛋白PGC-1α的表达,进而调控肌纤维的类型。4.白藜芦醇饲喂小鼠12周,白藜芦醇饲喂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和采食量,及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肝脏、脂肪组织以及血清中AdipoQ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中AdipoQ、AdipoR1、AdipoR2、AMPK、PGC-1α、MyHC1,MyHC2a,MyHC2x基因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yHC2b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脂联素信号通路上调AdipoR1基因表达,激活AMPK及其下游PGC-1α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肌纤维向氧化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