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随着经济的增长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和谐的发展。本文从我国政府支出行为角度出发,以财政分权为研究背景,探索引起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所在。  我国存在着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相对分权的财政体制,地方政府在拥有一定财政自主权的同时面临着绩效竞争的约束。这样,地方政府不可避免地利用手中的财政权力行个人晋升的目的,更加注重对GDP有即期影响的城市和地区的投资,从而产生城市倾向政策。本文运用我国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民族自治区,自1978年至2006年的数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的城市倾向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负作用。  本文在上述实证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财政分权的体制特征,提出了政策含义。我国的财政分权从1958年以来,经历了分权到集权再到适当分权的不断交替过程,这与我国当时探索性的发展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针也是相得益彰的。分权制为我国非国有企业的进入和扩张,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这种非规范化的分权制所引起的中央与地方权责的不确定性、非透明性,会引起地方政府腐败和短期功利主义行为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有个基本方向、大家对市场经济有了共同认识的时候,这些问题势必会给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带来阻力。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即走规范化、法制化的分权化道路。
其他文献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毫无疑问,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无论从经济社会的宏观层面还是从个人的微观角度,都会非常清晰地得出这一主题。这也为以后中国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剧,随着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技术对企业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规模较大、地缘接近,而且其产业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贸易区中的物流枢纽,在东盟与中国的多边贸易中地位十分显著。广西应抓住国际产业一体化的机遇,发展自身经济。而产业对接对广西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