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感染沙眼衣原体MOMP基因裂解酶片断长度多态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cd920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DNA纯化、测序的检测方法;首次建立Ct上游引物5′末端地高辛(Dig)标记裂解酶片段长度多态性(CFLP)分型方法并探索和优化Ct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ompl)第Ⅳ可变区(VDⅣ)变温CFLP条件;了解重庆地区近年来临产孕妇Ct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状况及常见基因型。方法 取重庆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4月~2004年2月临产孕妇宫颈刮片及其新生儿鼻咽部拭子组成母婴配对标本300对共605份,采用Ct ompl套式聚合酶链反应(ompl-nPCR)和用内套引物直接扩增(ompl–PCR)及共有质粒(plasmid)-PCR检测Ct,用扩大金标准判断结果;用透析袋电泳洗脱法纯化DNA;用ABI PRISM 377型全自动DNA 测序仪测序;首次建立上游引物5′末端Dig标记CFLP方法并进行临床Ct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结果 ompl-nPCR和ompl-PCR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5EB和25EB,即前者比后者灵敏度高10倍。其敏感性分别为100%(33/33)和87.9%<WP=6>(29/33),特异性分别为99.6%(266/267)、99.3%(265/267)。孕妇宫颈Ct检出率为11%(33/300),其所生的305例新生儿Ct阳性8例,母婴传播率24.2%(8/33)。生后24h内和5~10d采集宫颈Ct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鼻咽部拭子标本各33份和18份,检出Ct阳性1例和7例,检出率分别为3.0%(1/33)和38.9%(7/18),χ2=5.73,P<0.025。33例Ct阳性孕妇,剖宫产24例,其子 Ct阳性2例,剖宫产母婴传播率8.3%(2/24);阴道分娩9例,其子Ct阳性6例,阴道分娩母婴传播率66.7%(6/9),χ2=4.43,P<0.05。在Ct阳性和阴性孕妇中,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30.3%(10/33)和13.5%(36/267),χ2=4.2,P<0.05。PCR产物经透析袋电泳洗脱法纯化后,电泳条带清晰、没有非特异显影,起始部没有杂质残留,19例临床标本用分光光度法测纯化DNA浓度为0.1μg/μl ~0.25μg/μl,全部达到测序和进行CFLP分析要求。8对Ct阳性母婴配对标本CFLP图谱呈四类,经测序证实分别为E、F、H、D型(各3、2、2、1对),分别占37.5%、25%、25%和 12.5%,且每对母子CFLP图谱完全一致;同一标本不同批次产生的CFLP图谱和相同基因型的不同标本的CFLP图谱相同,显示出良好的重复性;本实验显示Ct ompl VDⅣ CFLP条件以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0℃退火温度、10min~15min酶切时间获得的电泳图谱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本实验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重庆地区近年来临产孕妇Ct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状况及常见基因型;上游引物5′末端Dig标记Ct ompl VDⅣ CFLP基因分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WP=7>简便、快速、花费相对低廉,没有放射污染等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Ct基因分型方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