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精神需要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需要既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维度,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它贯穿于人类社会活动和历史进程的始终。正像袁贵仁在其《人的哲学》中所指出的:“人的精神需要就像人体需要维生素一样,没有意识、理性、意志等精神活动的生命就是缺乏人性的动物的生命。”[1]马克思曾多次谈到精神需要的内容,在他看来,精神需要是指“对科学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他们对自己发展的不倦的要求。”[2]“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课,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等”[3]的需要。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生产目的决定了社会生产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而为新世纪的精神文明建设开掘出真正的不竭动力,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就像邓小平同志早在改革开放伊始就曾经谈到的: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今天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国内理论界更多地注重了物质需要问题的探讨,在物质需要的功能、作用等诸多方面已达成共识,但对精神需要问题却未给予足够关注。本文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对人的精神需要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即:一,精神需要的概念解读。这部分主要阐述精神需要的本质内涵、特征及社会功能。二,精神需要的层次性。分析精神需要层次性产生的原因,据此阐述了人们的精神需要的基本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需要的困惑与整合及其对策思路。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冲击着精神生活的秩序,造成一部分人的精神需要的危机,并在深入分析这一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精神需要的必要性,从发展生产力、发展教育文化、调整国家行政政策等方面,对整合精神需要及合理引导精神需要的对策思路作了初步探讨。以期通过此论述达到抛砖引玉,求教于学界同仁。
其他文献
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官是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地方高校是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孵化器",应该采取措施创新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加大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力度。在教
“穿林海,跨雪原……”多么熟悉的唱段!前几日,国家京剧院出品的《智取威虎山》在梅兰芳大剧院拉开了帷幕。40年多后,再次观看此剧,感触很多、思考很多。剧场内座无虚席,两个多小
报纸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自从信息网络迅速发展后,多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对世界、对人生、对价值观念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因此在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也
人力资源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图书馆的以人为本是以图书馆员为中心的管理,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调动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展开的,每个馆员都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
素描与绘画中诸多表现手法,基本上是从线结构与明暗两种素描造型方式中演变或派生而来,无论手法变化如何,大抵总是脱离不了以上两类造型方法的模式.作为初学者,了解和掌握这
针对溶解乙炔站生产工艺流程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国家相关现行技术规范,提出溶解乙炔站在总平面布置、工艺防火、建筑防火、电气防火等方面进行消防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
会计的本质在于决策有用性,即向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和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会计信息的失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