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豆对于整个压榨行业、畜牧业和食用行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进口大豆对市场的冲击,我国大豆种植规模持续走低。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不能集约利用有限的资源,往往通过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量来提高产量,形成大豆成本高收益低的种植劣势。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针对东北地区大豆成本与收益的研究,对于指导农民根据自身资源获得最大收益,提高东北地区大豆播种面积,实现大豆集约化生产,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实现大豆振兴计划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查阅2009-2018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选取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大豆成本与收益相关指标数据。首先,对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状况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对东北地区大豆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具体包括大豆成本变动、总成本结构变动、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成本比较、大豆生产指标对总成本的贡献率,深入阐述大豆成本变动规律;然后,对东北地区大豆收益变动和主要粮食作物收益比较进行分析;接着,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大豆成本与收益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结论,并提出促进东北大豆振兴的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豆平均每亩总成本和现金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和流转地租金占土地成本比重加大,在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中大豆平均每亩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最低。同时发现,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农药费和机械作业费对大豆总成本的贡献率更大。因为价格下降和成本上升,东北地区大豆平均每亩产值、成本利润率、净利润和现金收益都在下降。大豆平均每亩净利润和现金收益整体降幅大于玉米和粳稻。东北地区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低,农村有效劳动力减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机械化水平不均衡,大豆种植模式发展缓慢,非转基因大豆价格定位不准确和补贴政策是大豆成本与收益的主要影响因素,制约大豆播种面积,不利于实现东北地区大豆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