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赦宥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它的存在对各朝各代社会的稳定起着润滑调剂的辅助作用,是统治者赖以维持秩序的重要手段。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赦宥制度,开始了其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到明代,该制度已逐渐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在吸收借鉴先秦、两汉、隋唐、两宋等几个重要时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点更加鲜明。经整理发现,学术界对赦宥制度这一主题多有关注,涉及到许多朝代,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却不难发现,对于明代赦宥制度的研究确是凤毛麟角,对这一时期赦宥制度的研究不仅可以完善明代的制度史,而且还有助于丰富中国古代赦宥制度的内涵。本文将从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对明代的赦宥制度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本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厘清了赦宥的概念。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明代赦宥制度实行的背景,在当时所处的整个大形势下来说明为何会出现赦宥这种活动,主要从思想基础、制度传承、现实需要三方面着手。第二章介绍明代当朝者在施政过程中进行赦宥活动的原因,将其划分为制度性的大典和偶然性的方针两大类型,具体来讲又有践祚、建储、上尊号、祭祀、战乱、灾异、祥瑞等原因,体现了其制度实行的灵活多样的特点。第三章将从赦与大赦、特赦、会审赦宥、以赎宥罪等方面来呈现明代赦宥制度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第四章是在此前介绍的基础上对明代赦宥制度做一个评价,分析其对当时明代社会产生的影响。赦宥制度的实行彰显了皇帝的恩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巩固统治秩序,同时也有助于修正法律的误判,弥补法律缺失,但也不免影响司法的公正,破坏法律权威,反而助长了违法犯罪,给社会滋生不安因素,不利于稳定。最后是结语部分,根据以上论述对全文的观点进行全面概括性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