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小说中的动物形象研究

来源 :西藏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f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形象是分析作家作品时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学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作家思想的广度与深度。迟子建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丰富的动物形象,本文以迟子建小说中的动物形象作为研究的中心点,从动物形象出发分析迟子建小说中动物形象形成的原因、动物形象的发展阶段、动物形象的内涵与思想,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探究迟子建小说中动物形象的写作缘起,从作者的童年生活、自然环境、地域生活、民间文化等方面探究动物形象生成的外部环境,童年经历启发了迟子建对动物的情感,自然环境提供了动物形象生成的客观条件。地域生活、民间文化中的故事传说,是影响小说中动物形象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部分:梳理迟子建笔下动物形象的发展,动物形象在小说中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聚焦的发展过程。动物形象的变化蕴含着作者对现实关注的转变,这一章节也将重点阐述迟子建小说中的几类典型形象,分析形象背后承载的独特品质和文化印记。第三部分:分析动物形象在小说中的深刻内涵,小说中动物与儿童的书写模式突出展现了儿童天真纯净的美好品质,动物与女性的书写中,女性美与动物美形成和谐的旋律。这一章节还将突出展现人与动物的相互影响,并以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变化揭示动物艰难的生存处境。第四部分:挖掘动物形象背后蕴藏的人文思想,主要是从文学观念,生态秩序、文明反思等角度入手。动物形象的塑造蕴含了迟子建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生态恶化的忧虑、对文明发展的思考,这一章节从思想层面去思考动物形象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独特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材料物理专业的专业特色及材料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与定位,以及社会发展及高等工程教育对材料物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材料物理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材料物理专业;材料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15-03  一、材料物理专业的特色  材料物理专业是“研究各种材料特
<正> 数年前,四川省地质局二○七队在沐川县发现了一种黑色砂岩,其中含钼量已达工业要求,证明为一种钼矿化的新成因类型——含钼砂岩。为了查明钼在砂岩中的赋存状态,经采样
村民委员会和潘查亚特分别是中国乡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和印度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公共物品供给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分析印度潘查亚特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受。兴安县以三轮车整治为突破VI推动县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至
漳州战备大战主桥为单索面三跨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该桥的斜拉索结构的受力与普通的斜拉索有着本质的区别.介绍该体外预应力式斜拉索的施工监理过程及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