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畅通运营依赖于持续稳定、可靠的供电设备。为了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则需要开展安全有效的供电设备维修。在供电维修活动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管理为供电维修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风险管理是一种建立在风险控制理论基础上,具有系统化管理特征的科学管理方式,在2012年我国铁路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后,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的主要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畅通运营依赖于持续稳定、可靠的供电设备。为了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则需要开展安全有效的供电设备维修。在供电维修活动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管理为供电维修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风险管理是一种建立在风险控制理论基础上,具有系统化管理特征的科学管理方式,在2012年我国铁路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后,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风险管理在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供电维修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及控制,对提升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维修管理及作业组织过程安全有序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调研某供电段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现状,对供电维修管理及作业组织的所有环节进行梳理,通过工作危害识别等方法识别供电维修作业各个环节危害,运用头脑风暴法、风险矩阵评价方法开展风险评估,依据ALARP接受准则确定需要控制的危害,利用风险控制理论针对每一危害制定相适应的“人防”、“物防”或“技防”措施以控制风险,并采取定期评价的方式监督风险控制效果以不断提升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对有效控制供电维修组织及其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对其他铁路供电设备管理单位开展设备维修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地铁作为当今大中城市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采用的牵引供电系统模式主要是AC/DC的供电模式,即从大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在牵引变电所被整流装置整流成直流电,再向直流接触网供电,由于电能只能从牵引变电所向地铁牵引系统供电,而不能逆向流动,所以当地铁在需要进行制动的时候,地铁列车的机械能通过牵引电机这一中间介质,实现了从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转换成的这部分电能回流到了直流接触网,其中的一部分电能可能被同一线
随着既有铁路重载运输轴重和运量的不断增加,对桥梁结构的运用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秦重载铁路作为我国西部煤炭外运的重要通道,近年来,线路养护人员及专家学者对进行重载铁路现场检查检测工作中发现,预应力混凝土梁存在明显梁端斜向开裂现象,其中以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梁端的斜裂缝病害最为明显,且病害特征相对复杂。斜裂缝的出现往往呈现脆性破坏特征,裂缝处箍筋应力增大甚至最终达到屈服,混凝土的开裂也会导
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运输方式,2016年~2020年铁路货物运输量从33.31亿吨增长到44.60亿吨,约增长33.86%。目前我国铁路货车保有量87万余辆,近5年仅增加约14%,为了让铁路车辆运能的提升跟上货运量和货运周转率的增长速度,我国铁路正在贯彻重载、提速和增量的政策。铁路货车车辆的周转使用频率不断提升,列车站停检修时间将减少;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安全保证距离延长至1000km,列车的站停检修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铁路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行车工作又是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当中的重头戏,车务站段作为行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现场作业安全是整个铁路安全的关键一环。随着铁路的发展,装备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管理方法、手段的更新,车务安全朝着持续稳定的局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各车务站段安全管理中,如何解决职工作业的非控性和干部安全管理的随意性一直是一个难题。在铁路发展的现阶段,影响车务现场
高铁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了我国的一张名片,乘坐动车组列车出行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舒适、便捷、快速也成为了高铁动车组的标签。动车组是运输旅客的重点载体,在市场供需的影响下,上线运行的数量逐年增加。截止2021年4月30日,全路动车组保有量已达3369列。在当前形势下,铁路既要保安全又要保运输,因此在动车组检修维护方面提质增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路的动车组检修模式是以走行公里为主,运行
近几年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工程实施正在全路持续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影响信号设备正常使用,干扰铁路运输秩序的信号设备故障屡有发生,这不仅给运输安全带来威胁,也使得工程实施进度受到延误。联锁试验是减少联锁关系错误,防止发生信号故障的有效手段。在铁路信号工程实施过程中,联锁试验始终作为发现联锁隐患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信号系统的可靠、安全运用。同样,在区间逻辑检查功能实施过程中联锁管理也至关重要
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渠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成本、时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大幅提高,大列重载列车的普遍运行,相应对货车车辆的运用技术质量、保证手段等提出了更高要求。THDS设备(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作为检测车辆运行轴温的重要设备之一,被誉为车辆安全的守护神,是铁路车辆安全保障―技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作者单位
201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以调整运输结构、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为原则,减少公路特别是大宗产品公路货运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占比由2017年的7.82%提高到8.19%,说明运输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在铁路货运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铁路货运安全问题不仅能有效保障人民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铁路作为国家现代化经济的重要引擎,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铁也成为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为解决高铁利用率较低,减轻铁路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问题,国铁集团积极推进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等多种运营模式。按照《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海南省推进海南自贸区(港)
随着铁路货车运用工作要求的变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更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货车运用作业管理重要手段的各类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由于各类信息系统研发时间、生产厂家不同,造成各系统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关联,没有统一规范的接口,存在数据交换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比较困难,致使列检值班员在一列作业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重复录入相同数据,不仅增大了工作强度,而且造成作业效率低,存在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