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的课标的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尤其是“数学与具有理科性质的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逐渐受到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彰显出了数学教育的美好愿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课程与教学新的内涵,“小学数学与科学的关联性研究”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生成,对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综合性”与“实践性”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元素,并改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在真实的数学教学情境中得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学立场下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得数学与科学的联系更加紧密了。现阶段小学数学与科学内容的关联性教学往往是直接进行数学教材资源的应用,而整合教学资源是其实施关联性教学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在回顾梳理已有研究,分析、总结小学数学与科学内容的关联性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十二册教材和由教育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八册教材进行梳理,整合数学与科学相关内容的教学资源,对教师运用教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并创设相关教学设计资源等,以期实现教学内容“突出本质,渗透文化,实现关联”,使“每位学生受到关注、每位学生都有活动、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并倡导师生运用“关联性思维”对课程知识进行再思考,力求实现日常教学与科学内容相结合。论文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言,主要阐明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意义、思路及方法等;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第三章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第四章为小学数学与科学内容的关联性,从其学科的共通性、教材及其内容、关联性内容的判断来论述数学与科学关联性教学的可行性及研究范围;第五章为小学数学与科学相关内容的教材梳理,主要梳理数学教材中与科学相关内容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第六章为关联性教学案例分析及学案设计;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反思,旨在阐述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