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向WTO承诺对外开放金融市场最后时限的日益临近,我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一场操作风险的严峻考验。金融业的逐步开放,金融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复杂性越来越强,商业银行发生操作风险损失的可能也越来越大,操作风险的加大,必然导致金融风险,银行竞争力下降。因此,认真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和研究国际上得到应用的操作风险量化方法,按照这些方法来衡量中国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和防范,实现中国金融业的稳健、有效经营,增强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文第一章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并结合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认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界定、特征、分布、度量等问题。第二章从基本的操作风险定义开始解析,归纳总结了一些权威机构的,得到国际金融业公认的定义,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中存在的问题和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的必要性进行了重点分析。第三章归纳总结了现在国际通行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的一些方法,其中搜集了我国上市银行的一些数据通过CAPM模型计算出了我国股份制银行的操作风险,然后是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并且在结合案例的同时对高级计量法中的内部衡量法和损失分布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随后分析了操作风险量化与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关系,指出了操作风险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对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初步计量和政策建议以及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业操作风险计量方法的选择,操作风险预警与内控体系的构件等几个方面。并对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如何防范和初步计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