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轮胎在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中的技术适用性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i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安全防护设施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保障乘员安全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优化改善对于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与交通安全设施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典型的交通安全隐患点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常见的交通安全防护设施防护能力进行适用性分析。并结合废旧轮胎资源的回收利用现状,提出将废旧轮胎及其再生橡胶低成本材料应用于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优化设计中。首先,本文对交通安全隐患点段事故特征和防护设施现状以及交通安全防护设施适用性分析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选择废旧轮胎及其再生橡胶材料作为防护设施优化设计的理由依据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力学试验数据对再生橡胶进行了超弹性本构模型的拟合,为后续工作提供了研究方法与基础数据准备。其次,本文以交通安全隐患点段为研究对象,从护栏、防撞桶、护栏端头三个方面进行防护设施防护能力的适用性研究,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水平进行了量化。其中护栏方面主要包括对弯坡段护栏的立柱拌阻机理以及对长大下坡段车辆失控后的防护能力适用性研究,得到了不同场景下的护栏适用不同车型碰撞的极限防护能力。提出将有限元方法结合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对防撞桶防护机理进行分析,对车辆在隧道入口段与分流三角端的碰撞事故机理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护栏端头方面主要对波形梁护栏端头穿刺车身和车辆正碰混凝土护栏端头的事故进行了机理分析和防护能力适用性分析。研究成果为交通安全隐患点段防护设施的防护能力适用性分析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方法手段,为交通管理与防护设施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改善依据。最后,本文结合交通安全防护设施防护能力的适用性分析结果,选取具有低成本和优越性能的废旧轮胎及其再生橡胶材料对防护设施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其中包括对废旧轮胎在防护设施中的直接应用方式的作用机理和适用性研究,并对废旧轮胎的直接应用方式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改善措施和建议。同时结合再生橡胶材料的优越特性基于混合元胞自动机(HCA)拓扑方法和元模型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出了新型再生橡胶防阻块和新型防撞桶等综合效益高、实际应用价值大的新型防护设施结构,并通过仿真分析验算取得了优异可靠的防护效果。最终形成了新型防护设施结构的拓扑-参数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与废旧轮胎资源在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中的综合利用体系。
其他文献
磷铝酸盐水泥(PAC)是一种新型水硬型胶凝材料,具有独特的熟料矿物组成,其熟料组成主要是铝酸钙(CA)、磷酸三钙(C3P)、以及磷铝酸钙(CAP)三种矿相。该水泥快硬、高早强,相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材料来说耐久性更好,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水硬性水泥。由于磷铝酸盐水泥材料是新型无机材料,许多性能还未开发研究,因此对其各种性能开展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PAC的热稳定性,首先研究了常温和45
悬架系统是汽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的安全性,而传统液压悬架的性能由于无法根据汽车行驶条件自动调节,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主动悬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是最理想的减振器,可以大幅度提升悬架动态性能,但是存在能量消耗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关于能够实现能量回收并且控制性能可调的综合性悬架,成为了当前悬架控制器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基于直线
随着对水泥基自修复体系中的脲醛树脂(UF)微胶囊的研究逐渐深入,通常认为修复过程的顺利进行需满足两个要求:(1)微裂纹产生后需要能够扩展到微胶囊的外表面;(2)并且此时微胶囊会随着基体材料的破裂而产生破裂。若能厘清微胶囊在水泥基材料中的破裂机理,将对自修复体系的优化和修复效率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该方面的研究大多基于实验室试验方法,停留于宏观层次,难以深入分析基体中微裂缝的开展和
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y SAR,InSAR)凭借其精确获取大范围地表形变的能力,被广泛应用在地灾隐患点调查与监测中。但InSAR技术目前在西南地区滑坡监测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起伏导致叠掩和阴影误差,加之西南地区大气变化显著,使得InSAR数据干涉的相干性降低,严重影响了滑坡形变信息提取的精度,现有InSAR技术在滑坡高精度监测中仍需要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势,即无需振捣便可自动流平,使得自密实混凝土在近年来获得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但自密实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相比,由于添加了大量矿物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因此内部湿度在早期下降较快,从而会产生更高的收缩值,引起开裂。而经过研究,内养护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将红砖砂内养护普通混凝土,经过振捣,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离析或红砖砂上浮,但将红砖砂作为内养护材料应用于自密
中承式钢箱提篮拱桥因其充分体现拱肋的受压性能,且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较强而被广泛应用。吊杆在中承式拱桥中连接拱肋和桥面系,并将荷载传递给拱肋,由于吊杆受力较为复杂且易被腐蚀,导致吊杆的使用寿命远小于设计寿命,因此吊杆断裂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吊杆断裂引发桥面系垮塌事故时有发生。在已有研究中对超宽桥面钢拱桥吊杆断裂后剩余结构的动态响应研究较少,本文依托某在建拱桥为研究背景,建立ABAQUS有限元模型
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航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梯级电站的建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河流及下游水质、水文、生态流量和周边水陆生态动植物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对利泽水力工程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从水质环境现状监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河道中的流量、河流里的水温、河道里的淤泥、河流的形态和水生、陆生动植物等方面分析了嘉陵江利泽水利工程
与天然河砂相比,机制砂石粉含量高、针片状颗粒占比大,导致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能和抗滑性能下降。纳米SiO2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高活性等特点,对提高水泥基材料性能有着突出的作用;结合疏水剂复合改性水泥基材料可增加表面疏水性能、从微观层次提高结构致密程度。本文围绕纳米SiO2胶体和疏水剂复合改性机制砂水泥砂浆和混凝土开展系统试验研究。在探究机制砂路面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基础上,结合水化微观结
流量和温度的监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测量参量。传统的流量计因受原理和结构的限制,存在测量误差大、易受电磁干扰、测量参数单一等缺点。光纤布拉格光栅作为一种新型传感元件,因其具有体积小、响应快、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测量领域。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流量温度复合传感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耦合模理论、弹性力
在地震中,作为生命线工程的公路桥梁遭到严重破坏,并且破坏形式多样,其中桥梁横向抗震挡块破坏普遍比较严重。我国规范中关于挡块的相关抗震理论不成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详细规定。据此通过文献调研,在前人对桥梁横向抗震挡块的研究基础上,对挡块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首先总结了目前桥梁横向抗震中关于挡块的研究现状,认为可用基于性能的思想对挡块进行设计,使其能够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发挥抵抗地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