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买方驱动的国际服装价值链特性使欧美国家的服装零售企业和品牌企业占据市场高端产品的主导地位。在服装价值构成的“微笑曲线”中,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各占据两端40%的附加值,而发展中国家在服装生产上仅能获取10%的附加值。
通过研究数十年来服装产业国际间转移的轨迹以及企业发展状况,发现香港、台湾和韩国(Big3)服装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批Big3的企业掌握产品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和全球运筹能力,由此在价值链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以致欧美服装零售与品牌企业依靠这些企业进行全球采购。
我国服装外向型企业大多通过OEM方式出口,产品附加值低。我国加入WTO后,服装外贸呈现量增价跌的态势,美国和欧盟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均对我国纺织服装提出特保请求,原材料成本上升、招工难、汇率变动等问题又接踵而来,使得众多服装外向型企业遭遇发展困境。
针对企业经营层面,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使我国服装外向型企业尽快由OEM向ODM转型的研究匮乏,这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研究界定OEM、ODM的定义,分析两种生产模式的联系与区别,指出ODM较OEM存在根本区别,在观念、服务和流程等方面,实际上是企业业务流程的结构调整。
根据专家访谈和企业调研,概括国内服装外向型生产企业类型,并分别评估各类企业在外贸中的竞争优劣势与提升方向。
依据相关领先企业的案例研究和理论探索,发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提升是转型的关键,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和项目管理模式是转型的保证,而知识管理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服装产品设计开发中,服装设计管理将决定产品的成功与否,本文提出了完善的ODM服装设计流程与相关表单。运用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理论,提出适合我国服装外向型企业应用的方案,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初探协同服装ODM运作的模型。
最后,根据企业调研与实践,以某服装外向型企业为例制定由OEM向ODM转型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