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根本宗旨是评价学生应用知识与技能是否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关注学生是否具有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监控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之一。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教育部提出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2017年1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地理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具体化,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学科能力,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各学科教师和教研人员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对PISA测试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PISA测试理念与基于深化背景下所提出的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不谋而合。同时,随着课改的进行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鉴于以上因素,笔者提出了该课题——基于PISA测试分析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首先对所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设计了本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然后依据所整理的文献综述,梳理了PISA测试的发展历程。充分了解PISA测试后,分别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个方面发掘部分2015年PISA试题中所蕴含的地理核心素养,分析出PISA科学素养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对2015年我国学生PISA测试结果的分析,提出了PISA测试对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