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空间对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nine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社会经济水平不断上升,城市规模也相应的扩大,空间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然而,与之相匹配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相对于城市发展却显得略为滞后。随着城市化的到来,我国的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空间破碎化加剧,不能构成有机的整体,长期得不到良好的修复,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质量日趋下降,打破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降低。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城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为指导,从城市生态空间概念出发,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生态空间划分为五大空间类型,即居住空间、道路空间、广场空间、绿地空间、滨水空间。通过对城市生态空间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引导城市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和自然环境的整合,使城市人文生态空间合理镶嵌于自然生态空间之中,协调统一,形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结构。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富有现代城市化和滨水特色及丘陵山地地貌特色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   此外,通过进一步对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现状分析,阐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空间所面临的环境景观绿化问题,探讨城市生态空间对生态环境构建的影响。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生态问题和景观设计问题,其中,生态方面体现在绿化斑块面积收缩、生态廊道数量的减少、自然生态空间萎缩等;景观设计方面体现在缺乏人性化设计理念、布局不合理、破碎度较大、结构单一等。   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空间现存问题,依据生态优化的原则,根据该区城市自然环境特征、生态空间格局特点以及人口、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城市生态空间优化的对策和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其目的是为今后拥有一个生态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轨道结构是铁路运营的关键部件,相对于有砟轨道而言,无砟轨道有完整性好、稳定性高的优点,目前我国采用的无砟轨道主要是CRTSⅠ型无砟轨道,但是这项技术还不够成熟,在施工中
期刊
现代的城市商业步行街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购物,而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体验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特定功能区域,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强劲的空间活力也是推动城
期刊
常德丝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曲艺,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经过了历史的洗礼,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革新,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常德丝弦上承唐代诗文,晋陶渊明的《桃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