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和污泥产生量飞速增加。污泥处理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其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隐性生长的污泥过程减量技术因其易于操作、使用范围广等众多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以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了超声波和臭氧对污泥的破解效果及其在不同超声波溶胞操作条件下污泥减量情况,并对超声污泥过程减量对反应器的不利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在超声波声能密度为1.2 W/ml下破解过程中,上清液中SCOD、TN、TP、蛋白质、DNA、多糖等均随超声辐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其中,SCOD、蛋白质、多糖和DNA的增加趋势相似,并呈现三个增长阶段:在前5 min增加较快,在超声510min之间减缓,在10min以后又加快。在臭氧化过程中,污泥被有效的溶解。当臭氧投加量为50 mgO3/gSS,处理105min污泥破解DDCOD达到40.3%, DS和VS的去除率分别为49.1%和45.7%,SCOD、TN、TP、DNA、蛋白质和多糖浓度分别增加了699%、169%、2379%、602%、528%、556%,推测臭氧溶解污泥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实现的。此外,臭氧化后,除了Cd以外其它重金属大量释放到水中。考虑到回流污泥中的臭氧会影响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生长代谢,推荐采用超声波破解污泥。在超声波声能密度为1.2 W/ml,超声时间为15 min条件下,研究不同超声波溶胞操作方式对污泥减量的影响。发现超声破解污泥的上限为28.0%,超过此值出水COD达标率得不到保证。从污泥减量效果和能耗角度综合考虑,14.0%×1的操作方式比较好,能耗最小,减量效率可以达到48%。污泥过程减量对反应器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出水磷浓度升高到3.52 mg/L,可通过投加0.25 mmol/L的FeCl3·6H2O,使出水TP满足国家一级标准。重金属在污泥中有一定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Cu和Ni在经过超声处理的SBR污泥中积累较多,但未发现重金属离子抑制微生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