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郁之美——波提切利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特征分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hu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是一位有着独特艺术面貌和个人风格的画家,历史上对他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他在西方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源自于他塑造的独特的绘画形象。本文通过对波提切利绘画中女性形象的梳理,通过对女性形象呈现的“忧郁”特征的分析,以作品中出现的维纳斯、圣母、朱狄斯、雅典娜、西莫内塔等形象为研究对象,区分了波提切利绘画形象“忧郁”特征的两个方面:优雅忧郁和深沉忧郁。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理论研究为前提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将只字片语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波提切利绘画形象的独特特征“忧郁之美”。女性形象是解读波提切利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前期作品中的“优雅忧郁”到后期作品中的“深沉忧郁”的转变,都深深地映射了艺术家个人经历、社会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的起伏变化,对这一背后渊源的探讨极大地丰富了本论文的深度和广度,为进一步研究波提切利的绘画艺术提供了新的视角。  波提切利绘画形象特征所体现的“忧郁之美”,其背后所暗含的精神实质是“人的觉醒”。这种“觉醒”的主题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拉斐尔前派和巴黎画派的影响更为突出。分析波提切利绘画形象“忧郁之美”的影响,可以窥探美术史上样式表现手法的转化过程。波提切利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所呈现出“忧郁”的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独树一帜,他也由此成为那个时期佛罗伦萨最伟大的艺术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城市郊区的土地被重新开发利用,城市郊区逐步纳入城市范围,郊区农民转为城市人口,村庄改造为城市安置居住小区。然而,在旧
期刊
八大与石涛是清初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二人皆为明王室后裔,明亡后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都由禅门入道教,将佛、道三家思想融于绘画,体现出不同于前人的艺术思想和绘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