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以批发、零售业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的研究表明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其设置状况是否合理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在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时,应当首先设置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 目前国内企业改革方兴未艾,国有股流通和减持问题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因此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问题也引起较多关注。但是国内情况比较复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非流通股份比重大,流通股东的监督力度弱小,与国外的研究环境具有较大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到底关系如何?如何优化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做出回答。本文以2006年沪深两市批发、零售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发现其中相关关系并提出相关优化股权结构的建议。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是本文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 本文围绕上述主题,分六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指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 第三部分,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而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这是本文分析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现状。 第五部分,根据前文的理论和现状分析,本章提出了本文关于我国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假设,利用选取的样本和设计的变量指标分别对股权构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及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构建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以CR5(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衡量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流通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国家股和法人股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第六部分结合前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于优化我国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的建议,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 审慎国有股减持;(3)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4) 重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5) 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和法制建设。
其他文献
随着公司股份制改革的进展,国有资产更多的表现为国有股权的形态,这就要求我们从原来以国有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国有股权管理为核心的模式上来;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交易制度的选择对债券市场质量存在重要的影响,本文正是从此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做市商制度引入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质量的影响。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