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资源是森林发挥生态功能的物质载体,准确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定量评价森林生态功能,对制定森林经营方案、有效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及作用。本文分别以2011年和2015年SPOT5的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建立林地解译标志,并通过实地验证,获得不同时期的林地资源数据及其变化情况;选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中森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有林地进行生态功能评价。结果表明:海拉尔区森林资源现状,有林地面积8629hm2,占22.18%;疏林地342hm2,占0.88%;灌木林地4455hm2,占11.45%;未成林造林地2548hm2,占6.55%;苗圃地170hm2,占0.44%;无立木林地6077hm2,占15.62%;宜林地9424hm2,占24.23%;生产辅助林地7253hm2,占18.65%;郁闭度0.2-0.3面积342hm2,占比3.96%;0.3-0.4面积4807hm2,占比55.71%;0.4-0.5面积1670hm2,占比19.35%;0.5-0.6面积829hm2,占比9.61%;0.6-0.7面积495hm2,占比5.74%;0.7-0.8面积433hm2,占比5.02%;0.8以上面积53hm2,占比0.61%;平均胸径6cm以下的面积4569hm2,占比52.95%;6-10cm的面积1915hm2,占比22.19%;12-16cm的面积1800hm2,占比20.86%;18-22cm的面积290hm2,占比3.36%;24-28cm的面积55hm2,占比0.64%。通过数据对比,海拉尔区森林资源变化情况为:2015年与2011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减少2221hm2,减少比例为20.47%;灌木林地面积减少1785hm2,减少比例为28.60%;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2168hm2,减少比例为45.97%;苗圃地面积增加111hm2,增加比例为188.14%;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5579hm2,增加比例为1122.54%;宜林地面积增加655hm2,增加比例为7.47%;生产辅助林地面积增加7253hm2;2011、2015年不同郁闭度林分的面积随着郁闭度的升高而增加,林分的主要郁闭度分布区间为0.2-0.4,分别占比78.59%、59.67%;但两期具体占比较大的区间有所不同,2011年郁闭度最大分布区间为0.2-0.3占比44.30%,2015年郁闭度最大分布区间为0.3-0.4,占比55.71%;2011年和2015年2个时期平均胸径的转移关系,变化量较大的是6-10cm、12-16cm区间其变化量分别为1553 hm2、1198 hm2,占总体变化量的的51.19%、39.49%。2015年的生态功能指数高于2011年,评价结果均为“好”,但由于人工林占比极大,同龄林相对较多,其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的保防风固沙及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可以通过天然林中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加块天然林的更新速度,补植针叶树种改变群落结构,加快先锋树种的自然演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