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竞争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怎样将研究性学习合理的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本文力图通过深入的探讨研究,既能够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利条件,还有助于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文章的主要脉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背景,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意义,概述了研究性学习在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施现状,并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实施状况、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做了概括和总结。第二部分,笔者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引伸出其所具备的三大特征:开放性、探究性以及实践性,并进一步引伸出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结构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笔者从学生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三个方面的必然要求论述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笔者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征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笔者概述了研究性学习在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内外的组织实施状况。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研究性教学法分别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内外的实施步骤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归纳总结。第五部分,笔者特别针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进行剖析,分别从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第六部分,笔者针对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学校、教师和教育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着手研究,针对当前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通过研究课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能,且要善于反思、乐于研究,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