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泡状棘球蚴病是一种浸润性生长为主的人兽共患疾病,大多数原发于肝脏,有“虫癌”之称。目前对其迁徙和转移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骨桥蛋白(OPN)可以促进肿瘤干细胞迁徙和转移。通过对泡球蚴OPN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感染多房棘球蚴的长爪沙鼠提取泡球蚴原头节,提取泡球蚴总RNA,逆转录成cDNA,从NCBI基因数据库中通过BLAST找到可能的OPN基因保守序列片段(EMmg-13d08.q1k)通过软件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测序与多房棘球蚴OPN基因同源性片段再次上传至NCBI进行比对,应用RACE方法进行3’-RACE PCR利用引物合成3’-RACE cDNA第一链,以3’-RACE cDNA为模板进行巢氏PCR反应,5’-RACE PCR合成5’-RACE cDNA第一链,得到5’-RACE cDNA纯化进行巢氏PCR反应。软件对泡球蚴OPN基因保守序列、3’-RACE测序序列、5’-RACE测序序列进行校正拼接得到泡球蚴OPN基因全长序列。推测OPN开放阅读框(ORF)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预测及抗原位表位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获得长度为1390 bp的全长序列,其中含有411个腺嘌呤、297个胞嘧啶、334个鸟嘌呤、348个胸腺嘧啶,编码445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0 363.75,理论等电点(pl)为11.18。整个肽链属查找泡球蚴OPN全长序列ORF,发现含有一个长度为849 bp,编码282个氨基酸的完整的ORF阅读框,始于96 bp,止于944 bp。预测亲疏水性分析结果考虑属于亲水蛋白。二级结构预测α-螺旋(h)占20.81%,β-折叠(e)占15.26%,β-转角(t)占10.08%,无规则卷曲(c)占53.85%。jameson-wolf方法对泡状棘球蚴骨桥蛋白表面抗原预测,可能存在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1-11,16-34,47-51,59-63,82-103,110-117,130-133,185-191,204-226,234-248,262-299,312-320,328-344,353-362,371-379,386-394,414-424,446-450,453-463氨基酸残基。泡球蚴OPN的亲水性区域分布不均匀主要在:1-10,16-35,48-51,61-73,68-93,97-117,169-176,204-266,231-252,263-297,312-320,326-346,355-361,372-379,386-394,408-424,451-463区域。同时预测OPN三级结构。结论本研究对泡球蚴OPN基因进行了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发现亲水性部位与抗原表位主要在227-234,447-453氨基酸残区域无很好的一致性。得到泡球蚴OPN基因全长序列为临床上泡状棘球蚴病晚期患者的治疗、手术后转移、复发提供一个新思路、为多房棘球蚴生发层干细胞多能性的内源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