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不断发展,作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也明确要求,“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不得而知。齐鲁名师建设工程是省教育厅重点实施的、立足高端领军人才培养的、为打造山东省未来教育家队伍而进行的一项长期项目。本文旨在以齐鲁名师标准为尺度,找出中小学教师素质问题所在,从而为提升全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出建议。本文首先结合当前社会现状,论述了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以及介绍了相关概念,并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其次,介绍了“齐鲁名师建设工程”、齐鲁名师的评选条件,并对已经评选出的两期齐鲁名师们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在培养期结束后,齐鲁名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与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再次,开展了关于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对样本的选取与分布、问卷的设计与编制以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做了详细说明。通过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初步了解了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再以之与齐鲁名师相比较,得出在职业理想、创新精神、知识储量、科研能力及名声威望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最后,基于以上的调查、分析结果,从加强师德建设、鼓励发展创新、倡导终身学习及提升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针对性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带来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