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主体材料/磷光发光中心一体化”的学术思想,前期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具有自我主体功能的蓝光、绿光和红光树枝状铱配合物,最终实现了高效非掺杂磷光器件。因此,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该分子设计原则进一步拓展到深蓝光区域,即以深蓝光铱配合物作为中心核,齐聚咔唑作为功能树枝,并采用非共轭连接方式,设计合成深蓝光树枝状均配和异配铱配合物,详细研究咔唑树枝的引入对光物理性质、电化学性质和器件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均配铱配合物FCNIr作为中心核,通过调控咔唑树枝代数,设计合成了深蓝光树枝状均配铱配合物IrG0、IrG1和IrG2。IrG1和IrG2的最大发射峰几乎不受咔唑树枝的影响,位于449nm左右,和IrG0相近(446nm)。但是,随着树枝代数的增加,配合物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和HOMO能级都逐渐增加。其中,第一代的均配配合物IrG1表现出最优的非掺杂器件性能,最大外量子效率、发光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达到了7.8%、13.7cd/A和9.3lm/W,色坐标为(0.16,0.22)。2、通过改变第二配体,设计合成了相应含乙酰丙酮辅助配体的深蓝光树枝状异配铱配合物IrG0(acac)、IrG1(acac)和IrG2(acac)。和均配铱配合物相比,它们在溶液中的PL光谱由449nm红移到460nm左右,大约红移了11nm。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树枝代数的增加,膜态下的PL光谱发生了明显的红移,由IrG0(acac)的463nm红移到IrG1(acac)的472nm和IrG2(acac)的488nm。其中,第二代的异配配合物IrG2(acac)具有一定程度的聚集增强发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