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周边地下水数量分析及水位预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洋淀湿地是水体系统与陆地系统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独特的生态系统与物质循环、特殊的基质(土壤类型)、多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环境是构成湿地的三大要素。目前,对白洋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蓄水量、水质及污染和水资源状况及变化趋势等方面,而对其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联系未见系统研究报道。地下水资源是白洋淀周边主要区域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近年研究区域周边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需求的逐年增加使得水资源的供需形势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持续高强度的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同时地下含水层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引起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降落漏斗扩大,有时甚至造成含水层的疏干。湿地周围工农业与人民生活用水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不仅使湿地面临干枯的威胁增加,而且使地表与地下水的联系变得更加复杂,系统研究湿地地表水体与地下水体之间的联系,湿地周边地下水与地表水补排关系及地下水开采利用对蓄水的影响对保护湿地、合理配置湿地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因此,分析研究白洋淀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并以此作为合理规划的理论依据从而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防止生态遭到进一步破坏,所以此方面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以上情况,以白洋淀地下水资源及其运动规律为核心,主要揭示了白洋淀地下水资源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年变化规律,地下水位的特性分析及预测。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等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简要介绍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流域气候、土壤植被、历史演变、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状况;②研究区域基础资料的完善、整理和分析。如蒸发、降水、入淀水量、出淀水量、渗透量等影响蓄水量各因素的多年变化情况,进一步以四水转化基本理论为理论依据,建立研究区域各种水资源相互转化概念性模型,并以水量平衡理论为基础,根据已有数据从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的补给项、排泄项入手,分析地表水、地下水补排关系;③根据白洋淀周边水文地质条件及白洋淀地表、地下水位等资料,以多年降水、蒸发、来水、去水、入渗水量数据为基础数据建立灰色GM(1,1)模型进行对预测时段相应数据进行预测,建立BP神经网络耦合模拟降水~蒸发~来水~去水~入渗~地下水位组成的研究区域地下水位系统,以GM(1,1)模型计算出的预测数据为输入因子带入到网络中仿真模拟得出白洋淀地下水位即预测的地下水位并进行分析总结;④总结研究成果,提出研究中的还有待完善之处,对今后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水性聚氨酯以水为分散介质,安全可靠无毒、不污染环境,附着力强,硬度高等优点符合环保的要求。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在国外得到了迅猛快速的发展,对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提出了很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约1/3的1型糖尿病和1/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15年以后发生DN。DN一旦发生,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且死亡率极高。笔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的广东卷烟包装设计发展历程是一部浓缩的历史画卷,客观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广东经济文化、政治时事、审美倾向、人文思想,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方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许多地方积极探索,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防控,发挥社区防控一线的作用,并取得了较大成效。文章结合疫情时代的社区治理实际,提出了"以疫情防控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