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国际化和商业化的发展、大型赛事的日益频繁、我国政务公开制度的改革、信息透明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都对运动员应对媒体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主体之一,运动员应以良好的应对表现赢得媒体的支持,为自身和所在组织树立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论文以公共关系学及体育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为支点,在现代体育和媒体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对我国运动员应对媒体进行必要性分析和理论阐释,阐述运动员应对媒体的概念、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影响人类行为模式的内部素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运动员成长和培养体制的特点,构建我国运动员应对媒体的行为模式,旨在提供实践指导,推动运动员与媒体建立和谐共赢的社会关系。在分析国内外关于运动员应对媒体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访谈专家,分析媒体报道的实际案例,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现实的需要决定了运动员应对媒体的必要性;运动员作为公共关系主体之一,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树立良好媒体形象,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其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的推广和所在体育组织形象的提升;运动员需具备良好的媒体应对意识,掌握应对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管理部门应给运动员提供如何应对媒体的专业培训;构建运动员应对媒体的行为模式,模式包括以下构成要素:运动员应对媒体需具备的心理素质和形象意识、需掌握的相关媒介和礼仪知识、需提高的克服沟通障碍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体育管理部门对运动员进行的应对媒体的专业培训、体育管理部门自身公关意识的提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