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合成词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是一种强大的构词方式。从理论上讲,任何的两个词都可以构成一个在一定语境下有意义的简单而又凝练的合成词。英语合成词的复杂性在于它的极度灵活性。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即性合成词越来越被人青睐。报刊,杂志上这样的合成词更是司空见惯。但此种现象并未在英语教学中引起多少重视,教师只对那些学生们遇到的合成词进行一番解释,但却忽略了去系统地培养学生合成词的意识及理解合成词的能力。 本文在大量的统计计算和程序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对CLEC(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和CBL(外国新闻语料库)的比较分析,对其中合成词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总结了这些合成词的主要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合成词的使用数量及形式上都与以英语作为母语的本族语使用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名词性及形容词性合成词的使用方面。本文从多个层面上对其中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对这些学生合成词的使用错误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拼写及语义迁移错误占了绝大多数。作者提出应在加强学习和使用现有合成词的基础上,系统并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合成词尤其是即兴合成词的理解和使用能力。通过百分比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本论文提出的系统培养学生合成词意识,提高学生理解合成词的能力及合理运用合成词的解码——编码策略的必要性。这些将为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帮助。 对两个语料库的比较分析保证了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