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oly(I:C)复合物在体外实验中对小鼠LL/2细胞株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作用。方法:将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NT组)、poly(I:C)复合物组。采用细胞增殖-毒力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及时间poly(I:C)复合物对LL/2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单层细胞增殖实验检测NT组和poly(I:C)复合物组对细胞倍增时间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NT组和poly(I:C)复合物组对细胞凋亡诱导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T组和poly(I:C)复合物组对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NT组和poly(I:C)复合物组对LL/2细胞TLR3 mRNA的表达影响;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NT组和poly(I:C)复合物组对LL/2细胞的纵向运动、侵袭能力影响;采用划痕实验检测NT组和poly(I:C)复合物组对LL/2细胞的横向运动能力影响。结果:1.细胞增殖-毒性实验结果:10μg/ml、50μg/ml、10Oμg/ml、200μg/ml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的poly(I:C)复合物作用LL/2细胞显示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活力,呈现出剂量-时间依赖性。2.单层细胞增殖实验结果:Poly(I:C)复合物组,24h、48h干预后LL/2细胞总数较NT组增殖细胞数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24 小时 P<0.01、48 小时 P<0.001)。3.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结果:与 NT组比较,poly(I:C)复合物组作用48h后测得LL/2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提示可显著诱导晚期凋亡(P<0.001);4.流式细胞术结果:poly(I:C)复合物组作用LL/2细胞较48h后,较NT组比较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0I),相应的S期及G2期细胞比例均下降(S期P<0.005、G2期P<0.001)。5.Real-Time PCR法检测结果:poly(I:C)组较NT组可明显上调TLR3 mRNA的表达,与NT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6.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结果:Poly(I:C)复合物组测得纵向运动值、垂直侵袭均较NT组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划痕实验结果:Poly(I:C)复合物组24h及48h时与NT组比较划痕面积变宽,提示迁移距离短,具有统计学差异(24hP<0.05,48hP<0.01)。结论:1.在体外实验中Poly(I:C)复合物可对LL/2细胞具有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提示Poly(I:C)复合物诱导肺癌细胞凋亡,起抗肿瘤生长作用。2.在体外实验中Poly(I:C)复合物能抑制LL/2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平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