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逸笔写实花鸟画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花鸟画由五代徐、黄分宗,历经两宋时期的发展,形成了文人士夫和院体画工(以下简称:文院)两派花鸟画创作群体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开启了花鸟画领域的两个基本脉系。在审美理想上,院画画家强调形似格法和绘事功力,文人士夫则是推崇清野放逸的个性情感表现。在绘事品格的划分上,也存在着文人士夫以“逸品”至上,院画画工以“神品”至上的分歧。进入元代,在特殊的社会文化格局中,文院之间的分歧逐渐开始消除,花鸟画从审美观念到绘事法则,出现了一场文人与画工共同参与的艺术变革。在元初对发展了四百多年的花鸟画,作了一次较为彻底的反思和总结。对文院花鸟画体系的艺术价值,进行了高度理性的评价和传承,形成了元代文院花鸟画相互融合的逸笔写实花鸟画。元代的文人士夫阶层,在这一时期自觉地以专职身份入主花鸟画的创作群体,突出了花鸟画的文化内涵。追求放逸的笔墨意味和强化主观抽象的审美意识,成为元代花鸟画变革的重要特征。同时,传承和发展了五代北宋院体花鸟画“格物致真”的写实精神,将花鸟画的形似与神似统一于一个新的审美高度。从实践上,使文人士夫的审美理想居于主导地位,并以水墨图式成就了元代逸笔写实花鸟画新风。 本文从元代花鸟画家的文化心态结构和审美理想的演变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元代花鸟画由装饰性向文化性转变,功能性向自娱性转变,自然再现向性灵表现转变的形式和内涵。从情感与自然、文意与画意、书法与画法、精工与士气等方面,研究和论证元代花鸟画“逸笔”与“写实”的和谐统一关系。元代逸笔写实花鸟画在审美价值标准的构建和水墨表现语言的实践上,理性地对待文院花鸟画的艺术成果,是后世花鸟画发展中值得参照的典范。 在当今中国花鸟画的变革和创新时代,重新认识元代逸笔写实花鸟画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对现代花鸟画的存在方式,以及现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前景,具有正本清源意义。
其他文献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传统的止血方法为子宫按摩、应用宫缩剂、局部缝扎、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宫腔填塞
多相流实验装置是研究油气水多相流问题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理论问题研究还是在工程实际研究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多相流实验装置以小型室内实验装置为主,它广泛存在于各个多
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传统的硅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已经逼近其材料极限,很难再大幅提升硅基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以碳化硅和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
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血液资源,输血事业发达的欧洲14国,成人剂量血小板(APD)44.1%是用BC-PC汇集的,7.2%是用PRP—PC汇集的,48.6%是机采的。笔者就汇集制备的16例集量浓缩血小板质量的调查情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道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90至2006年收治老年人食道异物66例,按异物种类、停留部位、并发症、麻醉和手术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