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害、试验和理论分析均表明在役建筑具有较高的地震易损性。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且大量在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原设计的依据标准过低,加之耐久性及结构已有损伤等因素的影响,抗震性能不可过高估计,抗震鉴定任务艰巨。然而,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给出的抗震鉴定方法是较为初步的,且与新修订完成并颁布实施的现行设计规范不匹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为其修订提供参考。本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其仍可进一步完善的诸多方面;考查不同方法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的特点和可行性;对所选取的典型在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不同方法进行抗震鉴定,通过鉴定结果的对比分析,给出各实用抗震鉴定方法的适用性。首先,本文将我国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给出的两级鉴定方法与欧洲-国际混凝土协会(CEB-fib)总结的基于力和基于位移两种不同的在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对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若干方面问题的进一步讨论,主要包括抗震鉴定标准的指导思想、设防目标、适用范围、可靠度水准、两级鉴定方法的鉴定流程、鉴定用地震动参数的确定、能力级差设计思想的体现及鉴定结果对结构加固设计的指导性等方面的问题,指出现行抗震鉴定标准仍可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其次,对现行抗震鉴定标准提出的两级鉴定方法之外的若干在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如规范条文对比分析的定性评价方法及分别基于反应谱分析、静力非线性分析及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等的定量评价方法等)进行阐述,分别介绍了采用这些方法对在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关键问题的确定及其优缺点。最后,结合本文所选取的两个典型在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例,分别采用上述各种方法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抗震鉴定结果,给出各种实用鉴定方法的适用性,并给出本文的建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