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CNA与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学类型等诸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1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1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PCNA与MMP-2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PCNA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分级的各级中、临床分期各期中、癌组织浸润深度>1/2组和≤1/2组、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PCNA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和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增高。但是已绝经患者PCNA表达和未绝经患者PCNA表达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MP-2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分级的各级中、临床分期各期中、癌组织浸润深度>1/2组和≤1/2组、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MMP-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理学分级的递增、临床分期的加重和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增高。但是已绝经患者MMP-2表达和未绝经患者MMP-2表达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子宫内膜癌中PCNA与MMP-2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学分级与临床分期、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认为PC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和转移程度有关,是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增高、易于转移的信号。(2)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认为MMP-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和转移程度有关,是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是否易于转移的重要依据。(3)在子宫内膜癌中PCNA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认为在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中PCNA和MMP-2之间有关联性。(4)联合检测PCNA和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对辅助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提出了检测PCNA与MMP-2的表达对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和评估预后是有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