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市场结构的变动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市场结构影响的论文:通过对中国1992年以来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和工业各行业市场结构变动的分析,论述贸易自由化在中国市场结构变动中所起的作用,并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结合了新贸易理论的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假设,首先引入了贸易自由化的竞争效应模型,说明贸易自由化将迫使国内厂商扩大产量、降低价格,从而减弱市场的垄断程度,从理论上解释了贸易自由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然后利用中国工业34个部门1993-2003年间的数据,根据市场集中度、勒纳指数、规模报酬指数等指标考察了中国贸易自由化改革以来各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动,并说明贸易自由化在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部门市场结构变动中的作用。最后本文对14个垄断竞争部门建立了计量回归模型,再一次证明了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的存在以及贸易自由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各部门市场结构的改善,降低了垄断竞争部门的垄断程度,使垄断竞争部门与完全竞争部门同时享受到了规模经济的好处,并且提高了各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贸易自由化还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降低了行业的政策性进入壁垒。   市场结构的这些变化最终将带来国家福利的增加。因此,本文的结论将成为支持中国贸易自由化改革的论据。   在方法上,本文将市场结构看为贸易自由化的内生变量,有别于以往贸易理论研究中以既定的市场结构为假定条件的方法。本文认为在有关贸易的长期研究中,应该考虑到市场结构的动态变化和收益。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考察了资本账户自由化的积极方面,主要是它对收入增长和福利改善的促进作用.在分析资本账户自由化的增长效应时,本论文首先根据其主要的作用渠道,建立了一个初步模型
本文在对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相关关系理论分析的前提下,选取我国1978—1999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方案。具体结论如下:1.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按照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起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主要表现为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现状与该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称的.因此,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势在必行.然而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