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岁月,我们国家比以往更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高危期,社会各阶层对利益、公平、和谐的诉求正趋向复杂化、多元化。只有以先进科学的利益观为指导,我们才能在这全面改革攻坚期赢得人们的满意和支持,而这关键点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当前社会形势下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阐述了利益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对利益、利益观、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概念和内涵有了基本阐述,并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包括马恩的利益观、列宁的利益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第三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基本思想的阐述,分别对马恩的利益观、列宁的利益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进行了重点概括,这三者的利益思想是紧密联系、继承发展的关系。这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本文的现实对策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着重探究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当代启示。以马克思主义利益观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利益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再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完善新型利益协调机制的途径,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科学性在于它将人民利益置于最高点,人民利益至上是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指针,肯定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发扬的利益理论。
其他文献
纵观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网络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图书馆要改变以馆藏为中心的传统服务模式,发挥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集散地的作用,图书馆必须满足读者有针对性的信息需求。
心理契约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契约形式较之传统契约突显了人本化属性,这一属性体现为心理契约的非独立性、主观感知性、动态互为性及非法律性等方面。心理契约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它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就业增长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结构决定与之相适应的就业结构,但是就业结构的变动有时会脱离产业
作为我国大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职高专新生在入学之后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在校的学习生活与身心健康。分析高职高专新生入学之后一系列不适
为了应对新经济的挑战,国内外很多城市都提出要创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市正逐步成为世界先进国家的研究热点。但国内对学习型城市的研究和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实践表明,各地对如何
由于我省是产粮大省,政府对发展粮食经济问题极其重视.但如何突破制约粮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中积极探索的.我省粮食经济的发展,对振兴我省经济至关重要.国家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抓好农产品加工,要针对我国在农产品产量遥遥领先,而农产品加工却远远落后的现状,着手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的诸如初级加工产品多,适宜品种少,质量
在平板电脑和智能设备普及的今天,手机和其他智能移动终端几乎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移动设备的输入方式却很单一,主要集中在触摸屏的输入方式上。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