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八十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所取得的成绩备受世界瞩目。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潮流中,中国始终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世界各国期望更加了解中国,加强与中方的交流合作。对外翻译的作用日益凸显。政治文本的翻译研究也引起了更多专家学者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政治文本。报告通常首先回顾、总结前一年的政府工作情况;汇报政府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详细阐述工作举措和成绩;之后部署当年工作任务。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般还包括外交和国际形势方面的内容。鉴于《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本文着重对其英译活动进行探讨。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根据生态翻译学的观点,翻译的实质是“译有所为”,翻译活动是以译者为中心的,原语与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要素影响“适应与选择”;“三维转换”是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最佳的译文是“多维整合”度最高的文本。生态翻译学在立论视角、哲学理据、关注焦点、研究方法、配套术语、话语体系、翻译伦理等方面与其他翻译研究途径均有不同。生态翻译学是一门新兴的翻译研究,它的相关理论将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阐述本文写作背景,意义及相关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生态翻译学的形成、发展历程,对其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进行详细阐述,并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描述和解释;第三章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以及英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四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进行研究,认为并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第五章阐述了文章的创新之处,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同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