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来源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多肽具有安全、无毒等优点,已经成为降血压药物及保健品潜在的替代品之一。本实验以纯化得到的两条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多肽单体(P1和P2)为基础,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 MS)确定多肽P1、多肽P2的氨基酸序列;应用抑制动力学、分子对接等方法对其抑制机理进行探讨,并获得一系列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的改性多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定多肽P1、多肽P2的氨基酸序列,多肽P1的分子量为603.76 u,氨基酸序列为Gly-Asn-Pro-Trp-Met (GNPWM);多肽P2的分子量为720.88 u,其氨基酸序列为Asn-Arg-Tyr-Leu-Arg (NRYLR),他们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61 μg/mL和14.68 μg/mL。对多肽的热稳定性及抗消化稳定性进行考察,多肽P1在4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能够抵抗模拟消化系统的消化;多肽P2在4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不能抵抗模拟消化系统的消化。(2)对多肽P1、多肽P2的抑制机理进行研究。通过抑制动力学实验发现多肽P1和多肽P2对ACE的抑制类型为可逆抑制类型;多肽P1为非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Ki,1=0.037 mmol/L;多肽P2为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Ki,2=0.020 mmol/L。使用Sybyl软件将多肽P1、多肽P2与ACE进行分子对接。多肽P1与ACE的Thr166、Gln281、Thr372、Asp377、Lys511、His513、Tyr520等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多肽P2与ACE的Gin281、Ala356、Glu403、Asp415、Lys511、Tyr520等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3)为获得具有更高ACE抑制活性的多肽,以多肽P1、多肽P2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多肽,考察了C端氨基酸、N端氨基酸对ACE抑制活性的影响,获得Gly-Asn-Pro-Trp-Trp(IC50为11.0μg/mL)、Asn-Pro-Trp-Trp(IC50为11.9 μg/mL)、Trp-Phe(IC50为8.6μg/mL)、Trp-Trp(IC50为4.2μg/mL)、 Arg-TyR-Leu-Met(IC50为8.5μg/mL)、Arg-Tyr-Leu-Arg(IC50为8.2μg/mL)、 Tyr-Leu-Met(IC50为7.9μg/mL)等具有较高ACE抑制活性的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