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灾难性事件愈来愈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公共问题。发生灾难事件后,军人常常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救援人员,军人是一个特殊的团体,有着特殊的任务,如何科学评估军人执行这类任务后的急性应激反应,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当前军事心理学领域亟需解决的议题。本课题以参与军事演习任务或者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军人急性应激反应为切入点,使用《急性应激反应量表》对执行不同性质任务的部队官兵进行调查,初步编制适合我军特殊任务的军人重大任务急性应激反应评价标准。本研究使用《急性应激反应量表》对无任务留守官兵、演习官兵、高原救灾官兵、地震救灾官兵、区域维稳官兵进行了调查,构建了不同性质任务下急性应激反应的标准。此外,再使用该量表对参与抗震救灾的空军某部空降兵部队进行了应用,并将该结果与前期制定的急性应激反应标准进行了比较。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参与任务的官兵在五种应激反应中,认知上的改变是最严重的,其次是情绪上的反应,病理改变是最轻的。2.特殊条件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评价标准高于其他组,军事演习任务评价标准略高于一般条件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评价标准,不同性质任务下部队官兵急性应激反应的评价标准各不一样。3.空军空降兵抗震救灾的急性应激反应接近于特殊条件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评价标准。4.焦虑、躯体症状、话语减少、记忆缺失、绝望、抑郁、冷漠、内疚、挫败感和悲痛等10个症候群能显著预测工作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