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和CTS对甜瓜抗病性诱导及采前套袋对果实贮藏性的影响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_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蜜农9号”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采前SA、CTS诱导处理对果实潜伏侵染侵染率、组织结构、采后病害、品质的影响;采用5种颜色的无纺布袋、白色编织袋及PE保鲜袋对甜瓜进行套袋处理,研究果实营养指标及贮藏性能,结果表明:
  (1)SA和CTS可明显降低甜瓜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潜伏侵染的真菌带菌率。与对照比较,2.0mM/LSA和1.25mg/mlCTS处理可将成熟期总潜伏侵染率(真菌潜伏侵染率)降低16.02%和18.87%。SA和CTS对A.alternata的控制效果好于F.semitectum病原菌。
  (2)比较SA和CTS对“蜜农9号”甜瓜的诱导效果,均能提高果实的POD、PPO、PAL和CAT活性,促进了总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总体上SA的效果优于CTS。
  (3)2.0mM/LSA和1.25mg/mICTS处理可增大采摘时甜瓜的硬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Vc含量及单瓜重,减少原果胶含量。
  (4)套袋处理降低袋内的光照强度,以黑色无纺布袋的降幅最大,其平均透光率为1.37%,提高袋内的温、湿度,不会导致袋内CO2积累。
  (5)套袋能减少甜瓜遭受机械损伤,改善甜瓜的外观品质,果面洁净、光鲜。
  (6)甜瓜采前套袋处理能明显提高甜瓜的营养品质,其中以红色无纺布袋最明显,其可溶性糖是较对照的1.3倍、还原糖4.89倍、可溶性固形物1.08倍、有机酸含量1.60倍、vc含量1.18倍、可溶性蛋白含量1.18倍、游离氨基酸1.49倍,感观评价明显优于其它处理。
  (7)以呼吸强度、乙烯、腐烂率、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VC、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PPO、POD、PAL、SOD为指标,研究采前套袋对甜瓜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可有效的提高保鲜效果,延长货架期。
  (8)采前诱导和套袋处理,能减小角质层的细胞间隙,使表皮细胞排列紧致有序。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可变轨距高速动车组已成为我国发展跨不同轨距国家联运的战略性选择,相关研究及产业化已然起步。与传统轮对相比,可变轨距轮对最大的特点是,轮轴之间不再为过盈配合,而是代以间隙配合,来实现车轮沿车轴的滑动,即变轨距。具体设计时,多采用设置花键副的方式实现间隙配合,并通过花键、锁死机构等的配合来实现转矩在轮与轴之间的传递和轮轴相对位置固定,保证变轨距结束后轮对的可靠运行。花键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大量铁路新线随之修建。在大坡道上曲线阻力的坡度折减,对线路设计有很大的影响,关乎线路的修建成本,一直是铁路线路设计院非常关注的问题。曲线阻力的影响因素较多,计算复杂,只能采用通过大量试验得出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因此,对曲线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本文先对曲线阻力公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推导,得出曲线阻力的主要构成;利用SIMPACK动
学位
随着纳米材料在エ业和农业领域的大量使用,纳米颗粒物以各种途径进入土壤环境,由于其潜在的毒性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生物炭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作为ー种改良剂在土壤污染修复与治理中广泛应用,但没有太多研究表明它是否能修复纳米颗粒物污染及修复效果。所以有必要探究生物炭是否影响纳米颗粒物的生物可利用性以及障低对土壤环境与健康风险的效果,有助于评估生物炭对纳米颗粒物污染修复的可行性。  在本研究
学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作为一种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的增塑剂,它的暴露对机体的发育毒性、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等广为人知,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研究发现,DEHP可引起子代肾脏损伤。另外,肥胖是慢性肾脏疾病的独立病因之一。鉴于此,本文通过灌胃染毒方法研究DEHP联合高脂饮食(HFD)对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DEHP导致肾损伤的可能分子机制提供借鉴。  在本论文中,将30只
本文主要研究山西省城乡环境协同治理。在国家政策引领下,探讨山西城乡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进程及治理建议。从山西省娄烦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研究出发,实地调查娄烦县环卫管理模式,通过了解垃圾清扫、收集、转运、处置、以及公厕管理几方面情况,分析娄烦县在环境治理方面较为突出之处,供各市县开展环卫工作借鉴。对于现阶段娄烦县各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予以参考。此外,从娄烦县作为山西贫困县之一出发,结合娄烦县所处的地
学位
中空纤维膜无泡供氧是指液相内无肉眼可见气泡的供氧方式,其传氧模式是将加压空气或纯氧连续通入中空纤维膜的管腔内,水在管外流动,在膜两侧氧分压差的推动下,管腔内的氧透过膜壁上的微孔扩散进入管外的水中。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膜壁上有大量孔径在10-1μm数量级的孔道,与水接触时由于材料的疏水性和毛细管效应,水不会进入这些微孔,而另一侧的气体则可以充斥于微孔中,在微孔末端与水接触并进行传递,由于其单位体积中
学位
C18长碳链羟基脂肪酸中的ω-1、ω-2、ω-3-羟基脂肪酸(ω-1、ω-2、ω-3-HFA)可应用于机械、化工、食品等工业,是当今绿色聚合物材料研究开发中最理想的单体成分之一。本文以一株经过诱变后获得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突变菌株M-F641作为出发菌株,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油酸转化率和羟基脂肪酸得率,对其生长和代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在单因素(培养温度、初始pH和装液量
厨余是城市生活垃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量大、易腐败变质、直接饲喂牲畜容易导致"蛋白质同源"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困扰城市生活环境的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探索厨余的资源化处理方式,本文利用厨余营养物质丰富的特点,从中分离若干优良菌株,接种厨余进行发酵,通过对菌种的反复筛选、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改善厨余营养结构,提高发酵糟蛋白质含量,并用作畜牧饲料和水产配合饲料的开发研究。  从厨余发酵糟感官品质的角
学位
香梨“黑头病”(当地果农自称)是库尔勒香梨贮藏期间的一种新型病症,经调查其发病率为4%~10%,多发生在贮藏第二年的2~4月,目前由于不了解其发病原因,从而缺乏有效地防治措施。本论文以黑头病香梨为研究材料,通过从黑头病香梨上分离、纯化病原菌,将其回接在未致病香梨上确定其致病菌,应用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并对致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将致病
学位
新疆杏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大、品质优。但是杏的采收期比较集中,非常容易腐烂变质,并且杏对振动很敏感,受振动后的杏果实褐变、软化非常严重,这就造成了杏极大的损失,因此,研究杏采后有效的保鲜方法和杏果实的振动情况显的尤为重要。  本文以新疆库买提杏和小白杏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采后热水处理和保鲜纸处理对库买提杏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另外,针对库买提杏,模拟了汽车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研究振动胁迫时间和包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