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和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影响职业健康发展的负性事件的研究,逐渐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消极因素之中,职场性骚扰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具有一定隐秘性和潜在破坏性的因素,国外最新研究显示,职场性骚扰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一些极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且本研究以护士群体为研究被试,由于对护理行业的研究是性骚扰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方向,这不仅对性骚扰理论研究上是有益的补充,对该群体的保护和预防方面也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采用职场性骚扰问卷(SEQ-W)、一般健康问卷(GHQ-12)和自我心理弹性量表(ERS),对来自开封、郑州、平顶山等地医院的400余名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通过查找文献,发放问卷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探讨护士群体职场性骚扰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并通过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现有结论如下:一、本研究是针对过去六个月里,护士是否在工作中看到或经历过职场性骚扰事件,并对其发生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职场性骚扰行为在护士行业内较为普遍。其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在口头骚扰维度上,“有人说一些粗鲁的与性有关的话语”一题中,有35.2%的被试表示有类似的经历;“有人讲黄色笑话”则占59.9%;“有人盯着异性身体的敏感部位看”占29.4%;“有人与他人讨论个人的性生活或与性相关的事件”占35.5%;而在行为骚扰维度上,“有人在给异性的电话里有意无意的讲一些暧昧的言语”占42.5%;最后,在性要挟维度上,“有人曾经经历过性骚扰”一题中占24.7%,种种迹象显示,护士群体职场性骚扰的现状堪忧;二、人口学变量研究显示:婚姻状况差异、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的员工,在职场性骚扰及其不同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三、职场性骚扰的相关研究结果:职场性骚扰及各分维度(口头骚扰、行为骚扰、性要挟)对护士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r=0.155,p<0.01;r=0.150,p<0.01;r=0.102,p<0.05;r=0.127,p<0.05)(心理健康问卷为反向计分);四、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在职场性骚扰与护士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F=6.000,β=-0.109,p<0.05);五、研究的创新之处、不足、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