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资源因自然储量丰富且可再生成为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品,并期望其能够缓解化石燃料过渡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催化转化高附加值化学品及液体燃料是生物质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制备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负载型双功能金属催化剂来实现其高效转化生产多元醇,探究了金属组分的活性和载体与各金属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为研究纤维素催化加氢反应过程并研发新体系提供了相关依据。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以MCM-41为载体,浸渍法制备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用于纤维素催化加氢反应。负载单金属W的W/MCM-41催化剂催化纤维素转化多元醇产率为32.68 wt%,之后引入Fe、Co、Ni制备双金属催化剂,发现W-Ni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W-Ni/MCM-41催化纤维素得到多元醇产率为50.58 wt%,相比单金属W催化剂,多元醇产率提高17.9个百分点。2.以分子筛(MCM-41、ZSM-5)和碳质材料(石墨烯、膨胀石墨)为载体,制备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用于纤维素催化加氢反应,比较探究载体特性对金属组分催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属负载于MCM-41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其中W-Ni催化剂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不同载体上的催化活性依次为W-Ni/MCM-41>W-Ni/ZSM-5>W-Ni/膨胀石墨>W-Ni/石墨烯,催化纤维素得到二醇(乙二醇和1,2-丙二醇)总产率分别为46.35 wt%、36.53 wt%、31.32 wt%和30.83 wt%。可见介孔分子筛的大比表面积和均一孔径有利于提高金属组分的催化活性并纤维素催化加氢反应的选择性。3.选择介孔二氧化硅微球(MSM)作载体得到金属位点高度分散的15%W-5%Ni/MSM。该催化剂兼具双功能金属位点协同催化和微球结构利于金属粒子负载并反应物传递的特点,纤维素催化加氢反应获得二醇产率为85.24 wt%,乙二醇选择性为67.0%;秸秆样品催化加氢试验结果表明,酸碱预处理方法可以除掉秸秆中部分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并增大纤维素相对含量,先酸后碱联合处理的秸秆获得二醇产率为62.60 wt%。该反应过程主要涉及纤维素水解、C-C键断裂和催化加氢三种类型。4.采用双金属催化剂15%W-5%Ni/MCM-41与HZSM-5联合催化木质纤维素制备二醇。当HZSM-5(硅铝比100)用量由0g增至0.05g时,二醇总产率由63.18wt%提高到78.41wt%,乙二醇选择性达到70.3%。加入不同硅铝比的HZSM-5,发现随着增大硅铝比,B酸位点的数量增加,且孔体积和最可几孔径增大,有利于提高纤维素催化加氢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