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股市持续下挫,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逐步加强,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和投资的经验教训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凭借资产价格预测来进行投资管理其实并不可靠,投资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投资组合的整体资产质量,而不仅仅是投资组合中某一明确的单个资产,投资者对组合投资理念认识的改变表明投资风格理论在国内的推广已经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分析了投资风格理论在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应用情况以及基金投资风格所呈现的特点,并探讨了投资风格的变异情况及其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基金风格划分的基本概念,发现风格的划分实际上是市场非有效性假设下的市场异象策略的应用。多年来的投资实践证明,成熟国家和新兴股市都有显著的净值市价比异象和规模异象,因此,价值/成长风格和规模风格是成熟股市中最常见的风格划分办法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外流行的两种投资风格鉴别方法-基于持仓的风格分析法和基于收益率的风格分析法,并从预测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数据的获得性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基于收益率的风格分析方法更适合中国证券市场。其次,本文利用基于收益率的风格分析法,对2003年12月31日以前已经上市的40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这些偏股型基金在股本规模上没有表现出差异化风格,均主要投资于大盘股。此外,基金股票投资的确表现出不同的成长-价值倾向,但主要表现为成长倾向以及成长价值的混合倾向,基金实际投资风格与宣称风格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且基金实际投资风格表现出更大的趋同性。接着,本文借鉴Keith和Harlow的方法,从基于收益率的风格分析方法中衍生出两个衡量基金投资风格变异的指标,对40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在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期间投资风格变异进行考察,并将基金按投资风格变异程度的高低分为两组,利用平均收益率指标和Sharpe指数评估模型对两组基金的业绩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在市场处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不断变化投资风格的基金业绩表现优于保持投资风格一致性的基金业绩,并且这种优势是显著的,利用两个不同的衡量投资风格变异的指标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也基本相同。本文的研究给投资风格理论的推广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证支持,但是仅仅有理论上的支持还不足以全面推广风格投资。投资风格的推广,需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需要投资者的不断成长和成熟,需要机构投资人不懈努力,也需要监管机构进行善意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