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DNA生物传感技术(英文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器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用纳米材料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的检测性能得到显著改善。这些纳米材料的运用使生物传感器引入了许多新型信号转导技术。纳米材料和生物感应元件的结合,能选择性地识别化学或生物分子进而有助于开发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与传统的生物传感相比有若干优点,并有望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显著影响。因此,将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与生物分子结合,发展小型化、灵敏可靠和高选择性的新型传感方法用于分析物检测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发展了几种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DNA生物传感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在第2章中,我们报道了一种用酶催化组装的金纳米粒子进行DNA碱基切除修复的可视化筛选的方法。DNA碱基切除修复酶(BER)活性的筛选的是了解许多基本生物过程的关键。我们发展了一种新型无标记的均相检测方法,利用纳米金进行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活性的可视化测定。本方法基于酶催化组装的DNA探针与修饰的纳米金。当核酸内切酶Ⅳ存在时,DNA底物选择性的与UDG作用使得单链探针得到释放。被释放的单链探针通过链杂交,使网状修饰的纳米金拉近团聚,产生一个指示UDG的信号。该方法是一种对UDG活性筛选的非标均相测定,其响应时间、可操作性和通量都有显著改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一个简单稳健、高灵敏和选择性、可视化的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活性筛选的平台,并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提高方法的准确性和UDG活性检测的的多样性,我们发展了一个简单快速、低成本、灵敏的DNA生物传感器用于UDG活性的检测。该方法基于DNA嵌入染料SYBR GreenⅠ选择性结合双链DNA后,荧光显著增强。UDG存在时,双链DNA上的尿嘧啶将被切除,双链DNA解链,进而导致检测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限达0.005 U/mL。该荧光方法可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均相策略用于UDG活性的灵敏检测,并适用于UDG抑制剂药物的筛选。   在第3章中,我们发展了一种运用模板DNA作为信号指示酶活性的银纳米团簇研究MGMT活性的新方法。实验中的发夹DNA探针包含纳米簇的成核序列和荧光增强的银纳米簇,使用富含鸟嘌呤的DNA序列连接在探针的5和3末端。首先,MGMT可以切除发夹探针鸟嘌呤O6位置的甲基,随后的PvuⅡ消化发夹探针鸟嘌呤位置5-GAGCTG-3的识别序列,荧光强度发生变化。MGMT测定具有较宽的动态范围,从0.001~1.0μg/mL,检出限估计为8.0 ng/mL。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提供了一个简单、低成本、高灵敏高选择性的MGMT活性的均相检测平台,并有望应用于相关的生化研究。   第4章中,我们发展了一个新型非标的DNA生物传感器用于测定三聚氰胺。该方法利用DNA碱基和石墨烯的π-π堆积作用将三聚氰胺的适配体(T55)吸附在石墨烯上。由于GO对单链DNA有强烈的结合力和可作为荧光淬灭剂的性质,T55和GO后只有微弱的荧光。加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竞争的性与T55结合使其构象发生变化从GO上解吸附游离,嵌入SG后,荧光显著增强,进而实现对目标物的灵敏检测。信号的荧光强度与三聚氰胺10至200 nM的浓度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再现性好、成本低和操作简便的优点,在分子诊断和基因组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光固化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优质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涂料、油墨、胶黏剂等产品中。光引发剂是光固化产品中的关键组分,对光固化产品的光固化速率起决定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