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产生的偏差,特别是那些绝对能力低的人,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高估的评价,甚至超过平均水平,相反,绝对能力高的人却会做出较低的评价。究其原因是因为无论能力高或者能力低的个体在元认知能力上都存在缺陷,这使他们无法准确认知自己的能力。对于能力低的个体来说,元认知能力缺陷使他们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而对能力高的个体来说,他们认知自己能力的线索来自他人表现,在缺乏社会比较线索时,他们便会无法认识到自己能力较高这一特征,而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与他人差别不大,所以给出低于实际的自我评价。然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能力水平不同的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评价是否会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呢?如果有,那么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呢?文章通过设计三个研究,对个体在进行能力的自我评价时是否会出现邓宁-克鲁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采取自编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被试先完成一份能力测试题目,然后收集其对于自己能力测试题目答对分数、能力测试排名的预测,并进行数据分析。在研究一中,被试进行中国历史知识能力测试;研究二被试进行言语理解能力测试,并在五周后对处于能力排名最底端与最顶端的被试进行重测,重测时分别通过问卷的方式向其展示其他两人的答卷,让被试观察后重新预测自己的答对题目分数与能力排名;研究三把能力测试材料换为简单的逻辑判断能力测试,采取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组通过观看一段元认知能力训练视频进行实验操作,参照组在相同时间内观看一段无关视频,实验后分别重新完成测试问卷,并作出相应答对题目分数与能力排名的预测。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部分支持了研究假设,根据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在对能力进行自我评价时,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超过于平均水平,但不会超过平均水平的10个百分位排名;(2)在对能力进行自我评价时,能力低的个体会显著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超过平均水平,能力高的个体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低估;(3)能力低的个体在认知自己的能力时,更多关注自己的能力,能力高的个体更多关注他人的能力;(4)通过元认知能力的训练,能力低的个体会降低自我评价,能力高的个体会提高自我评价,二者都更加接近能力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