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与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沈阳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9683318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质量与生物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对于保证中药质量的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复方丹参滴丸(CP,Cardiotonic Pill)国际申报的过程中,如何定性定量阐明其质量和生物活性一致性是药学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复方丹参滴丸为研究对象,将药物分析学、植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对其进行了如下研究:1.复方丹参滴丸化学成分解析方法建立了离线亲水作用色谱×反相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ILIC×RP-IT-TOF/MS)分析方法,鉴定了丹参和复方丹参提取物中250种酚酸成分,包含62种酚酸原型成分和188种酚酸衍生物。为确证质谱鉴定的化合物,开发了离线亲水作用色谱×反相高压制备液相色谱-四级杆质谱(preparative HILIC×RP-MS)分离方法,定向纯化了18种酚酸,并使用核磁共振进行结构确证。共有5个化合物首次在丹参提取物中被发现。2.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解析方法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研究复方丹参滴丸(0.8 g/kg/day)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状态和心功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保护心肌结构完整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显著降低心肌酶、氧化产物、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显著提高谷胱甘肽和氧化还原酶表达。对心肌缺血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与疾病和药物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差异表达基因建立心肌缺血失衡网络,并对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构建的心肌缺血失衡网络共包含625个差异表达基因和3099条连接,其中496个基因能够被复方丹参滴丸回调,104个基因的调节倍数大于2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通过调节心肌缺血大鼠的炎症应答、免疫应答、线粒体和细胞间基质功能,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同时对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了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复方丹参滴丸的质量。开发了直接串联反相色谱-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联用(RP-HILI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提取物中4种寡糖、5种氨基酸、3种核苷、1种有机酸、8种酚酸、7种皂苷和3种丹参酮共30种化学成分。测定化学成分的含量达到提取物重量的56.4-73.0%。为对制剂的质量进行快速评价,建立了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和丹酚酸A含量的分析方法。以原儿茶醛为内标化合物,其他待测物质与原儿茶醛的相对校正因子依次为6.570,3.654,1.507,1.511,3.443。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为保证分析方法的可重复性,对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4.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指标基因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对6批复方丹参滴丸和1批复方丹参片进行生物活性一致性评价。用复方丹参滴丸处理HepG2细胞24h后,筛选了 10个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标记基因,包括MMP1,CYP1A1,EPGN,RUNX2,C8orf4,OLR1,CLMP,AKR1C1,IL24,APOL6。以各标记基因的调节倍数计算样品间的夹角余弦相似度,进行方法学验证和一致性评价。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4%和0.6%。6批复方丹参滴丸样品的相似度在0.992-0.999之间,1批复方丹参片样品的相似度仅为0.534。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复方丹参滴丸的生物活性。
其他文献
从空间的角度对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进行诠释和解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三个原因:(1)空间既是文学叙事的一个基本维度,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一个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