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式光催化反应器降解VOCs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739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我国目前正处于购房装修热潮,建筑装修材料的使用导致室内产生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甲醛、苯、甲苯等,严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IAQ),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有致癌作用,因此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已迫在眉睫。光催化氧化(PCO)技术节能环保,催化活性高,降解无选择性,是去除室内VOCs的有效手段。目前,PCO技术的开发涉及催化剂的改性、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联合运用多种净化技术等领域,这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应效率,但是市场上缺少利用PCO技术的净化器,特别是能够应用于供热、通风及空调(HVAC)系统的净化器以及实验所需的环境舱,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一旦HVAC系统受到污染,污染物可以通过风道迅速弥漫整个建筑,所以,将PCO技术应用于HVAC系统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自行设计可以实现多种实验工况的环境舱和一种可运用于HVAC系统的风道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其次利用该环境舱和净化器搭建实验平台,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然后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各影响因素在设定范围内对甲醛降解性能的影响,用方差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水平及其降解甲醛的最优设计工况;最后对甲醛、甲苯和苯分别进行了单组分和双组分实验,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污染物共存时相互之间的影响作用,同时对甲苯和苯的反应副产物也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于自行设计的风道式空气净化器,当流动速度小于3 m/s时,样机内的压降小于60Pa;在等精度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风道式净化器的净化效果为传统平板式的3.5倍。(2)在本文设计的各因素水平变化范围内,甲醛的一次通过效率、洁净空气量、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加,净化器的四个降解性能指标都呈现出微降低趋势;一次通过效率、洁净空气量和转化率都随流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反应速率的变化不大。(3)选择洁净空气量做为评价指标,由正交实验可知,风道式净化器三种影响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光照强度、流动速度和催化剂负载量,其最优设计工况为A1B3C1,即催化剂的负载量为0.6mg/cm2,光照强度320lux,流动速度0.9m/s;在这种最优设计工况下对净化器进行综合性能评价,确定其属于A级净化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风道式空气净化器对甲醛、甲苯和苯的转化率在反应开始后1小时内可以达到55%-69%,净化性能良好,对比发现该净化器对甲苯和苯的降解能力类似,但对甲醛的降解性能更优。(5)甲苯和苯无论是作为影响组分还是目标组分其影响效果均类似;甲醛作为目标组分时,在反应开始后的2h内,甲醛浓度不降反升;甲苯和苯相互之间的影响与甲醛对其影响不同,甲醛的阻碍作用更大。(6)实验发现甲苯的副产物为苯、苯甲醛和苯甲酸,苯的副产物为苯酚;甲苯和苯的矿化率都会因影响组分的存在而减小,即降解程度减弱,其中甲醛的影响作用更甚。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八大重新确立了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概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且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1)这些战略目
文章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运用同济曙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断面连拱隧道三导洞法施工时围岩和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连拱隧道两正洞开挖后,大断面隧道围岩应
目的:通过了解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功能障碍程度现状,探讨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与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功能障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干预研究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1.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2月至7月石河子市两所三甲医院中医科、脊柱外科31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
0 引言通过对30例男性受试者在吸烟状态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血液流速的影响.
0 引言 p27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它的表达产物p27蛋白能与cyclin-CDK复合物结合并抑制其活性,控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肿瘤形成[1].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较多. 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之同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污染的司法途径,一直受到广泛专注与讨论,其中关于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应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中的意义. 方法 1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降压组(IH)采用控制性降压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323亿吨,全球温室气体浓度达到397.7ppm,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