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文化政策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政策是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意志的集中体现。南朝时期,南北分裂,政局动荡。然而从文化史角度而言,当时儒、玄、佛、道等多元文化兼容发展,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成就斐然,南北文化激荡交融,中外文化交流互动。这种思想解放、文化繁荣的景象背后,必然有政策因素的推动。南朝文化统治体系由皇帝、文化大臣与相应的文化管理机构共同组成,这是南朝各项文化政策产生与运行的体制保障。面对南朝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势,南朝统治者十分注重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通过重用儒士、推崇礼治、倡导儒学教育等政策发挥儒家思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南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通过礼遇僧道人士、广建佛寺道馆、倡导宗教戒规仪式等措施支持宗教势力的发展,总体上使佛、道二教得以迅速发展。南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社会舆论的利用与控制,或利用反佛言论、歌谣俗语调整统治政策,或控制社会舆论以维护统治地位。在对外文化交流上,南朝统治者既以宽容开放的文化心态开展与北朝和外国的文化交流,以文化输出为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又注重保持文化优势,增强文化竞争力,谨慎选择聘使与接客担当文化交流媒介,并重视文化学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此外,南朝统治者还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重视图书编纂,扩充和整理官方典藏,同时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干预史书编修工作。南朝文化政策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创新性,其形成与实施乃是内外多重因素所促成:既是南朝统治者加强政治权力的需要,也是士庶权力之争的结果,又得益于南朝多元文化发展的内力推动以及南朝统治者本身较高的文化修养。这种宽明与掌控兼具的文化政策,使文化权力与政治统治紧密结合,既达到了巩固政权的目的,使南方呈现相对安定的局面,又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交流与传播,并对后世文化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普拉托华人新移民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普拉托华人新移民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实力的持续壮大,普拉托华人新移民社会与当地社会的关系变得更加错
明清时期,许多地方士绅以家族形式在内部建立学术文化的传承机制,并向外产生辐射影响,在地方上形成了所谓“文化家族”的形象。晚清时期,随着环境的急剧变化,一些后起的士绅家族难
北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的历史时期,也是防范宦官干政较为成功的朝代,因此,有宋一代,并未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但北宋末年徽宗统治时期,宦官手握节钺,位高权重,他们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