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媒体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污名化问题就一直存在,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状态。在广告污名化过程中,媒介与受众扮演了重要角色,两者的互动式传播在塑造广告媒介形象的同时,也造成了其污名化。因为,在塑造广告媒介形象时,媒介对广告持有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使得媒介聚焦于广告业的负面信息,且倾向于使用大量的负面词汇来向受众传达负面情绪,引导受众形成关于广告的负面印象。同时,受众基于广告的三重罪——商业原罪、媒介内容与广告内容的落差、广告形式生硬造成的不适,对广告天生持有一种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使得受众倾向于浏览广告的负面报道,且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传递这种反感,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由原来的一对多变为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这使得信息得到海量增加,受众的这种反感情绪经过网络的传播呈现几何倍数的放大,关于广告的负面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媒介与受众的互动式传播过程中,两者达成了关于广告的某种负面共识,而这种共识与事实是不相符的,由此,广告污名形成。 广告的污名化现象不仅与媒介、受众相关,更与信息传播环境、官方监管制度密不可分,需要各方共同作出努力,才能解决广告污名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