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形交叉口是我国城市交通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然而随着车辆保有量的增加,环形交叉口出入环交通流交织、冲突严重,成为许多城市交通网络的交通瓶颈。为了解决环形交叉口处的拥堵问题,部分城市对环形交叉口实施了信号控制。但是,一些环形交叉口因信号配时的不合理,车流在交叉口内不能有效分离,通行能力未能得到显著提高。论文以提高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为目标,对三种控制模式的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进行研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车辆在环形交叉口入口处的到达特性,并对车辆在环形车道内的车头时距时距分布进行了拟合。介绍了环形交叉口三种不同的信号控制模式,明确了不同控制模式的适用条件。分析了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考虑驾驶员行为与车辆行驶特征的临界间隙计算方法,并以间隙接受理论为基础分别建立了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单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左转两步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及左转单独控制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阐述了信号设置条件及信号控制流程,根据不同信号控制模式的信号特点分别设置约束条件,以最大通行能力为目标,构建了三种不同控制模式下的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方法。以五入口环形交叉口长春市新民广场及四入口环形交叉口永州市城标环形交叉口为实例进行分析。基于不同控制模式的适用性分析,对新民广场设计了各入口轮流放行方式及各入口协调控制的信号配时方案,而对城标环形交叉口则设计了左转两步控制及左转单独信号控制的配时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配时方案下两个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均大于现有通行能力,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