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花生的主要的栽培方式为每穴两粒与单粒精播,单粒精播相比每穴两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幼苗素质,达到苗齐、苗全的目的,但是无论是每穴两粒还是单粒精播的方式,都必须进行荚果剥壳的过程,花生剥壳的过程太过费工费力,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使用花生剥壳机普遍存在剥壳后籽仁裂开,出苗率明显下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田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方式,探索一种新的播种方式的必要性就显得十分突出,因此,本实验本着经济、简洁且易操作的目的围绕花生播种方式进行花生带壳播种的技术探索。以珍珠豆型品种农大花103和大果型花414及超大果型ZP01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阅读文献找出对花生荚果最好的处理方案并进行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分析找出最佳实施方案,最佳实验方案为:花生荚果(完整或不完整均可,已试验证明对籽仁无害且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6%纤维素酶室温浸泡12h后过清水冲洗带水播种。在毛庄科教园区进行带壳播种试验,设置传统籽仁播种为ck及带壳播种处理,分别在苗期、花针期、饱果期和结荚期对花生地上部分和根系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系统地研究带壳播种对花生出苗率、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根系生长发育、土壤营养元素和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总结带壳播种相比籽仁播种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主要结论如下:(1)与对照相比,带壳播种的产量及出苗率也能达到与对照相同的水平,在正常的大田管理情况下,三个品种带壳播种的出苗率相比CK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小,但是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2)与对照相比,带壳播种情况下茎粗从苗期开始就明显大于CK,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这种差距也一直存在;主茎高、侧枝长度、分枝数在苗期两种方式几乎没有差异。从收获考种数据看,带壳播种在整体上相比CK长势较好,植株更加健壮。在整个生育期三个品种带壳播种叶绿素含量也基本与CK保持相同的水平,带壳播种与CK存在差异但是并不显著。(3)与对照相比,三个品种带壳播种的花生从苗期开始根系活力就不同程度的大于CK的花生,之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这种差距逐渐减小,其中农大花103在整个生育期中带壳播种的根系活力均大于CK,花414与ZP01在花针期与饱果期带壳播种的根系活力相比CK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农大花103在三个品种的总根长、根直径、根干重、根系体积、根冠比等指标中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相比花414与ZP01带壳播种带来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4)与对照相比,三个品种带壳播种与CK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均为在结荚期大幅度降低,带壳播种情况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与CK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平,农大花103带壳播种情况下的水溶性钙含量从花针期开始一直显著大于CK土壤中水溶性钙的含量。(5)与对照相比,三个品种带壳播种的产量基本达到了与CK相同的水平,三个品种的产量均有微弱的增加单差异并不显著,带壳播种的产量影响因素也基本与CK保持相同的水平。(6)与对照相比,带壳播种适宜果壳较薄且籽仁与果壳之间距离较小的品种;带壳播种不宜深播,地下3-5cm即可;带壳播种适宜早熟品种;播种前若晒种两天左右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