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个人的竞争观对社会和其本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的竞争观正处于变化、发展的不稳定时期。而且当前高中生的竞争观存在很多问题,若不予注意并加以探究和干涉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将不利于这一群体对社会发挥正向作用。思想政治课由于有其特殊学科地位,正是培养他们竞争观的优势阵地,因此研究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高中生的竞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学术理论界当前对于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高中生竞争观的研究尚未成熟,仍需要后人继续探究。因此基于以上原因,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的竞争观教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则选取此问题着力深入研究,并通过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思想政治课竞争观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竞争观相关概念的梳理,将本文中竞争观界定为价值观的一种,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其次,基于将竞争观确定在价值观研究范畴内,将竞争观教育的理论基础落定在个体价值观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学说上。最后,研究的内容本质决定着形式上的研究方法,因此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第二部分:思想政治课进行竞争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目标。培养学生竞争观是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的客观需求,也是满足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另外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竞争观教育也是反思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有力支撑。既然思想政治课竞争观教育如此必要,我们进而需要明确教育目标,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并反思了马克思主义竞争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争观以及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竞争观,并将之作为竞争观教育具体目标的确立依据,将其具体目标细化为积极向上的竞争观、视野开放的竞争观、互利合作的竞争观以及公平诚信的竞争观。第三部分:高中生竞争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这是本文的第一个研究重点。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发现了当前高中生的竞争观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达到竞争观教育的目标要求,并且通过进一步比较与分析,揭示出在思想政治课中的竞争观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的不完善,是就思政课教学方面导致学生竞争观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完善思想政治课中竞争观教育的途径,这也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由于我们已经发现了高中生的竞争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因此在思考完善竞争观教育路径时,笔者认为主要就可以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评价三方面入手,由此提出,拓展教材深化竞争观教育内容、挖掘并利用多样教学方法在竞争观教育中的优越性、完善竞争评价机制增强教育效果,以期对于思想政治课竞争观教育的完善产生实效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