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瓣石斛光合生理及茎条生长对营养环境的响应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694134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斛属(Dendrobium)属于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兰科(Orchidaceae)植物的第二大属,其中的许多种类在中国作为常用中药材利用历史超过2000年,它们具有生津、止咳、明目、利嗓等功效,目前已被广泛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齿瓣石斛(D. devonianumPaxt.)就是其中的一种。本研究针对人工设施栽培齿瓣石斛过程中,其光合生理活动和茎条生长状况对光照条件、水肥供给和相应经营技术等方面的响应,试图通过在不同处理下的光合生理活动、茎条生长、生物量变化和内含物增减状况的研究,总结提出科学合理的齿瓣石斛设施化栽培和经营管理技术,为设施建设提供参数依据以及为规模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齿瓣石斛在4月初开始萌发,在4~5月的生长初期和8月的生长旺盛期茎的生长较快,11月之后茎停止生长;叶片随着生长时期的推移逐渐展开,到10月下旬后茎条开始停止生长,叶片逐渐变黄,12月以后脱落;齿瓣石斛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2、遮光率、喷水和施肥三个因子之间的耦合效应显著高于各个单因子的作用效果,其中,50%遮光、2天喷一次水并且施用奥绿肥A3,对促进新茎条生长和生物量增加影响最大;75%遮光、2天喷一次水并且施用奥绿肥1号,可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揭示出综合因素对齿瓣石斛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构建综合配套技术的重要性。3、在生长季节(6-10月)追施合理浓度的氮素,可极大提高齿瓣石斛光合速率和茎条生长量。其中,N3(2000mg/L)处理的植株平均茎条长度最大(75.3cm),是空白对照的1.74倍,亦茎条生物量也最大(2.748g),比空白对照增产64.06%。随着施氮浓度的升高,各部位的N含量增加,新茎条中的矿质元素、氨基酸总量、生物碱及水溶性糖等化合物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但N浓度过大反而产生抑制作用。4、不同强度的老茎条收获,对新茎条的光合作用以及长度和生物量增产影响较大。收获1/3老茎条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在上午10:00可达到6.026μmol m-2s-1(比空白对照高出23.94%)。而且,有利于新茎条长度增加(比空白对照增长2.91%)及茎生物量的积累(比空白对照增产5.18%)。另外,对新茎条全N含量和15N丰度值的测定表明,当收获2/3和1/3老茎条后,新茎条的全N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94%、14.06%,但15N丰度值比对照低0.29、0.31,说明新、老茎条之间可能存在氮素转移,收获时一定要保留相应数量老茎条,以保证植株存活和新茎条正常生长。
其他文献
为了获得无花粉的百合新材料,解决百合花药污染问题,本研究从新铁炮百合(Lilium longiflorum×L. formosanum)、亚洲百合(Asiatic hybrid lily)和东方百合(Oriental hybrid lil
本文以采自四川西南山区的龙池、康定、木格措以及理塘等地的13种报春花植物为供试材料,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雅江报春(P.yargo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