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大批农民工队伍的形成,有效的解决了城市化建设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农民工队伍的流动和转移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就业压力。他们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是因农民工这支特殊群体自身技能的限制和素质的限制,他们的工作场所大多数为建筑,采矿,纺织和职业病多发的工种,再加上缺少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更加上他们在事业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更容易发生。调查显示,在农民工群体形成之后,层出不穷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成为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必要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本文对长沙市农民工群体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长沙市农民工的工伤保险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长沙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以及工伤保险的参保率、赔付率和民工对工伤保险制度、保险政策、赔付程序的认知情况。数据显示长沙市农民工工伤保险低,对参保政策和赔付程序不够了解。通过调查数据,结合理论分析研究,认为城乡二元分化的户籍制度是农民工缺失工伤保险的制度性原因,而整个社会结构中,农民工的地位处于网路的边缘,漠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是其另一重要原因,本研究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主体进行了具体的原因分析。在如何解决长沙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所面临的困难时,文章认为必须首先权衡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所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各自的利益诉求,最后提出了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利益主体的博弈机制、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农民工工伤保险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