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生物种衣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配比优化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nf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春大豆品种川豆16为材料,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配制种衣剂,种子包衣后分别进行室内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生物种衣剂对春大豆种子活力、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适于大豆生产的复合种衣剂最佳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未包衣种子(CK1)相比,包衣种子的发芽势可增加8.7%-13.0%,发芽率增加5.0%-8.8%,发芽指数可增加3.5%-12.5%,活力指数比对照增加显著,增幅可达12.6%-28.3%,发芽末期的形态指标也有较大优势。不同处理的种子SOD、POD、CAT活性有较大提高,其中CAT活性比对照差异极显著,MDA含量可降低5.8%-30.0%。表明用复合生物种衣剂处理大豆种子,可以避免种子活力的快速降低与种子贮藏物质的降解。(2)各处理种子田间出苗率比未包衣种子(CK1)增加5%-9.3%,幼苗干重最高增加20.3%,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也比对照有所提高。表明复合生物种衣剂能促进大豆种子出苗与调节幼苗的生长。种衣剂处理后,大豆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等关键农艺经济指标增加幅度大,实际产量比未包衣种子高5.0%-23.0%。(3)建立不同指标与变量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和相关性检验以及因素贡献分析。结果显示种衣剂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在萌发期和幼苗期,影响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递减。种子田间出苗受变量的影响最大,所以选择田间出苗率作为寻找最优配比的主要依据。(4)以钼酸铵、辛硫磷、芽孢杆菌含量为变量,田间出苗率为试验结果建立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方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可靠性。三因素中对结果影响大小顺序为辛硫磷(X2)>芽孢杆菌(X3)>钼酸铵(X1)。三者最优组合为: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田间出苗率最大为77.3%。(5)最终得到适于大豆生产的生物复合种衣剂的最佳配比:钼酸铵6.8g/100mL,辛硫磷5.0g/100mL,枯草芽孢杆菌5.0g/100mL,聚乙烯醇4g/100mL、壳聚糖1.5g/100mL、山梨酸钾0.5 g/100mL、胭脂红0.6 g/100mL。
其他文献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之一,因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量的蛋白质等而具有很高的经济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土传病害的侵染,玉米茎腐病又称茎基腐病或青枯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土传病害,也是我国玉米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在农业中,对于土传病害的防治一般采用施加化学农药的方法。但是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环境大范围的污染,因此减少或者代替化学农药使用的生物防治方
目的:探讨癌性食管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998-2006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性瘘肿瘤患者47例,女3例,男44例,年龄29.92岁.食管癌42例,肺癌5例,全部存在食管瘘.10例伴有食管狭窄的患者先行内镜
员工的情绪与其绩效密切相关,员工情绪管理意义重大。本文明确了情绪及情绪管理的内涵,以及员工情绪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的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提出了匹配的对策。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ALI)时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表达及其在ALI发病中的作用,并观察清胰汤对SP-A表达和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采用胆胰管内逆行注入1.5%去氧胆酸钠建立
研究气枪阵列中心位置对阵列设计与优化及后期资料的处理有重要意义。目前常以阵列的几何中心作为激发点的位置。然而阵列的容量分布并不是几何对称的,从而导致实际的能量中